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水文部门开展了墒情监测工作,对指导抗旱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墒情的变化规律与降水量的关系,探讨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土壤失墒和增墒的时间和机理进行研究,为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1及早适墒精整地 提早散墒,清理田间根茬和秸秆,及时进行春整地达待播状态。对于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没有来得及秋整地的,应待春季土壤化冻,立即顶浆起垄,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对于低洼地快,机械确实不能进地的,可简化整地,实施灭茬直接播种或原垄卡种。  相似文献   
93.
土壤墒情预报方案分析研究工作经验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单介绍了河北省沧州市捷地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预报方案分析研究工作经验,提出了土壤墒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4.
<正>6月份,国内夏收结束,夏粮上市。因夏粮生长期延后,收获期延迟,夏播也相应推迟;不过由于土壤墒情良好,夏播进展顺利。6月国家加强对粮食市场监督调控,一是为做好夏收工作,保护好农民利益,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的通知》,加强对承担政策性收购任务企业检查;二是国  相似文献   
9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采用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与GPRS网络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基于CC2530芯片设计无线节点,开发了此节水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路由节点、无线网关、监控中心四部分组成,能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变化,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用水规律实施精准灌溉。系统实现了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有助于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和灌溉系统自动化的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96.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绿地墒情监测节点。为了提高节点硬件的可靠性及降低传感器电路的总体功耗,创新性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无线射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分离,使其通过不同接口与传感器底板连接;传感器底板可接入8路土壤湿度传感器和8路温度传感器,并具备分时开启功能,节点可以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运行于无人监守的环境中。测试结果显示该节点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平均电流为52.89 mA,睡眠时的平均电流为10μA,比同类产品节省功耗30%左右,可以用于构建监测绿地墒情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97.
依据土壤中水、热平衡理论,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干土层在抗旱当中所起到的保墒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在节水抗旱夺丰收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地利用引墒、保墒技术措施,达到合理利用土壤水份和调节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98.
防汛抗旱     
《中国水利》2012,(11):I0003-I0003
5月下旬以来,长时间受旱的云南、四川相继出现有效降水过程,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改善,人饮困难缓解,  相似文献   
99.
旱情信息采集系统是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系统主要由抗旱统计上报系统、固定墒情采集子系统、移动墒情采集子系统等内容组成。其中抗旱统计上报系统由县级、地市级旱情信息统计单位以及省级旱情中心(省防办)组成,主要采集、汇总各种统计上报的旱情信息。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系统设计中本着节约资金和运行成本的原则,建设适合甘肃的抗旱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促进了抗旱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WebGIS、动态交互网页、网络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淮北地区墒旱情、雨水情、农工情等信息的网络化存储、发布与管理,为该地区农业抗旱减灾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