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46篇
  免费   4044篇
  国内免费   2492篇
医药卫生   40682篇
  2024年   1104篇
  2023年   3189篇
  2022年   2473篇
  2021年   2664篇
  2020年   2039篇
  2019年   2083篇
  2018年   1131篇
  2017年   1445篇
  2016年   1453篇
  2015年   1407篇
  2014年   1733篇
  2013年   1607篇
  2012年   1995篇
  2011年   2062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676篇
  2008年   1774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301篇
  2005年   1301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30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a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信号转导系统,由一组以级联方式依次活化的Ser/Thr蛋白激酶组成,可将多种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乃至细胞核,实现其对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凋亡以及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事件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MAPK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小剂量华法令预防尿毒症长期留置导管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被视为“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最常使用的透析通路。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拥有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我们自2002年起,先后为2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在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建立了长期血管通路,有14例患者反复出现导管血栓栓塞,部分患者给予小剂量华法令可预防之,现作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74.
综述列题     
Apoptin-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选择;BRLF1-EBV的一种立即早期基因的研究进展;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gp96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IL-12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p73基因与人类肿瘤的研究进展;RNA千扰技术的应用;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5.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符合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全部为已婚妇女。年龄22-48岁,平均33岁;病程6~13年,平均4年。有人工流产史26例,剖宫产史13例,放环史16例,渐进性痛经30例,性交痛12例,小腹、肛门坠胀痛23例,巧克力囊肿28例,盆腔结节、炎症26例。病变程度:轻度12例,中度18例,重度6例。  相似文献   
76.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皮层及海马IP3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IP3的角度,探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上,采用AlphaScreen受体竞争机制,观察脑缺血后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IP3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IP3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皮层及海马IR含量增加,中药颐脑解郁方能使之明显下调,提示脑缺血后抑郁IPl含量增加,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受体后PI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细胞中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对ox-LDL激活RAW264.7细胞中P38MAPK表达的影响。结果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能够抑制P38MAPK蛋白的表达,对磷酸化P38MAPK的活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当归补血汤的抑制作用较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明显。结论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下调P38MAPK的活性从而阻断该通路的级联作用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8.
阴茎勃起神经再生模型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NE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对该类疾病进行神经调控干预,是男科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回顾了急性神经损伤、前列腺癌、糖尿病和帕金森病所致的NED的研究进展。通过利用大鼠阴茎勃起神经的盆腔大神经节(MPG),在体外构建一个三维培养体系来研究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体外结果表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可显著促进NED的恢复,并在体内证实了该效应。因此,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来达到神经调控干预措施预防治疗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大鼠Th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研究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Th细胞PK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四君子汤治疗后恢复正常 (P <0 .0 5 ) ,柴胡疏肝散治疗后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柴胡疏肝散治疗后恢复正常 (P <0 .0 5 ) ,但四君子汤治疗效应不明显。结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0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 ;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血小板活化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时存在复杂的白细胞与内皮、血小板与内皮、白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反应,血小板及其活化产物广泛参与了炎症反应,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