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0篇
  免费   1872篇
  国内免费   2106篇
地球科学   1358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资源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问题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应用循环经济理论探讨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海洋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入手,探讨信息不对称对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吴闻 《海洋信息》2001,(4):22-23
进入21世纪之际,沿海国家纷纷调整和改组本国的海洋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制定新时期的国家海洋发展计划,为加速海洋经济发展争夺科技优势。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一些国家的海洋科技计划,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上、下方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和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某些主要物理性质,如沉积物的空隙率、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等,由此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并研究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04.
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壳幔结构、地球物理背景、沉积物结构、多层关地幔和构造样式等方面,达木盆地与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类伸展盆地具有可比性,应该归属 展性盆 。盆地伸展和收缩作用相间进行,伸展起因于地幔底辟;而收缩受两人因素影响;(1)盆地伸展作用受相邻造山带反作用诱导的挤压应力;(2)板块碰撞传递的远程板内应力。在此基础邮新的构造期达木盆地演化的“双层模式”,即地幔上隆-地壳伸展;被动挤压+板内应力-地壳收缩  相似文献   
105.
南海深海平原海山、海丘分布规律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南海深海平原有众多的海山、海丘分布,相对高差1 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并对其中14座主要海山予以命名.海山和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有北东向线状海山和链状海山、东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和北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海山、海丘的排列方向明显受南海板块构造运动控制,高差悬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浆沿海盆断裂构造线上溢发而成.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就弧后盆地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地讨论,认为在岛(山)弧后方除现今所通称的弧后盆地以外,尚可存在广义上的弧后盆地。它们远离弧体位置,但由于俯冲带的远端“抬头”,同样可引起地壳的裂陷,其构造作用叠加于先期断陷带之上。  相似文献   
107.
杭州湾水位低频波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伟  苏纪兰 《海洋学报》1991,13(1):1-12
本文利用谱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海区1973-1974年冬夏季水位低频波动的特征.所建立的复谱响应模式,基本上能将影响湾内水位波动的各动力因素及其贡献大小有效地分离开来.结果表明,沿岸风的Ekman输运效应对湾内水位波动的影响比当地风摩擦作用更为重要,陆架自由波动的影响效应亦明显存在.此外,一个近似估算还表明,湾内0.4cpd的水位波动特别明显,可能与黄、渤海海湾的共振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黄海冷水团夏季叶绿素垂向分布结构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3,34(2):179-186
通过求解海冷水团叶绿素一维模式控制方程,首次对风搅拌混合、潮混合和光衰减强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湿合过程和光的衰减强度对叶绿素夏季垂向分布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增强海面风搅拌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叶绿素表层分布趋于均匀;增强潮温合,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向海面抬升;减少光的衰减强度,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下沉。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和免疫酥斑点法(Dot-ELISA)对日本虾(Penaeus japonicus)血清中类IgM,IgG,IgA样物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虾血清中存在能与羊抗人IgM,IgG,IgA发生结合且能被特异性阻断试验确证的物质。文中还对12例对虾血清类IgM,IgG,IgA样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虾血清中确实存在与人免疫球蛋白(Ig)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极为相似的物质,它的存在对研究虾的抗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59,1975-1982年及1998年夏季各月黄、东海盐度分布和相应风场资料,分析讨论了长江冲淡水夏季的扩展路径。指出:除海底坡降外,由S向的苏北沿岸流和N,NE向的渐东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构成的“力偶”,是使冲淡水向左扭转的重要外力之一。用近岸均质模型和远岸双层模型的涡度方程定性讨论了冲淡水的转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