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668篇
地球科学   64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利用1951~2001年洛阳降水与气温资料,分析了2001年春夏连旱的气候特征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洛阳的气温、降水变化,得出洛阳气温越来越高、降水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向暖偏旱的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As shown in comparison and study of the HIRS-Tb12 data and conventional data,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vertical motion are structured differently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s, which are well depicted with the HIRS-Tb12 data. When high pressures rapidly decrease over the regions of South China Sea and Arabian Sea with the HIRS-Tb12 less than 200 W/m2, monsoons will set of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abian Sea and Bay of Bengal, respectively. From a year of significant drought to one of significant floods, the trend of evol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downdraft areas of the subtropical highs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500hPa天气图上出现的青藏高压,且有较大干旱年份和暴雨的例证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了一些综合特征.青藏高压是一个较深厚系统.虽然它是属于暖性副热带高压,但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有区别的.青藏高压的控制强弱与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及青藏高压的东移减弱消失之前与川西北高原地区的暴雨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做到适度开发,稳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95.
土壤剖面元素分布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土壤垂直剖面上物化性质,矿物和化学组成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成土母质,成壤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识别人类活动叠加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地球化学灾害的监控与预菟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根据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部分土壤剖面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土壤化学组成的剖面变化与成土母质类型及组成,土壤成熟度和污染影响的关系。探讨了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地质与环境指示意义,判断分析了土壤受到的污染叠加作用及其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96.
东莞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入海口处,盆地内为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稳、香蕉、荔枝和萝岗登等。按盆地的农业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将盆地划分为3个农业生态区和6个农业种植区,研究成果表明,萝岗橙和稻谷中的营养元素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之间具有消长规律。经过生态地质调查发现,盆地内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较严重,生物圈也开始受到污染。根据有关的评价方法与计算,东莞盆地内地质生态系统得分为61.9分,属质量较差等级。  相似文献   
97.
张太平 《地下水》2002,24(3):167-168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没有水,无从谈起兴水之利,除水之害。而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山区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十分密切,其它地区水资源奇缺,生态环境较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8.
陈世德 《地下水》2002,24(4):247-248
汉江上游森林植被的变化对天然河道径流形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汉江上游几十年来的水文信息资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人类的经济活动要时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如果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去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和环境,就会造成今后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 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 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