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科学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32.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主要的储集体空间类型为溶蚀的裂缝及大型的溶洞,连通关系极其复杂,70%的钻井需要酸压才能投产.为进一步沟通远井地带的缝洞储集体,室内模拟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超大规模酸压技术能够提高造缝长度,沟通井眼远处的储集体.通过多口井的研究及现场试验,在油气富集带上具有明显的地震反射异常,生产过程中供液不足的井进...  相似文献   
33.
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超深薄层碎屑岩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34.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目前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变差的特点,以纵向岩溶分带、油井分段开采特征为基础,首次提出缝洞型油藏致密段定义,利用岩心、测井、单井纵向岩溶带分布特征和开发动态特征及地震波阻抗反演等,建立缝洞型油藏高阻致密段划分标准.采用点、线、面相结合技术流程,研究塔河油田6、7区不同致密段分布.该方法已应用到塔河油田开发中,效果较好,成为“十二五”缝洞型油藏精细描述和提高储量动用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5.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深入了解奥陶系的油气分布,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介绍岩溶洞穴在钻井录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上的识别标志,并识别了本区14口井的岩溶洞穴;恢复了本区海西早期的岩溶古地貌。研究发现:岩溶斜坡靠近岩溶高地和岩溶谷地一侧是岩溶洞穴发育且保存最好的所在地,岩溶洞穴主要分布在“双峰灰岩”顶面下40~80 m、110~130 m、150~190 m、230~260 m的深度范围内,多数井在岩溶洞穴发育段表现出了极好的油气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6.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性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目前的油气已探明储量中有80.6%分布于奥陶系中。油气的相对富集与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高有关。多期叠加的地表和深层的岩溶作用使奥陶纪地层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孔缝洞网络型储集体。这类储集体形成的油气藏具有各单元储集体相近而不相连、或相连而不完全相通的储集体之间可以相连或相通的特征,但其流体(气、水,特别是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互溶量、相态、甚至压力系统都可存在差异,并可能不具统一底水,即它们在形态和性质上具有复杂的四维不均一性。奥陶系油气藏的主要含油段多集中于“地表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两个部位,油井均高产,但产量明显存在差异。实践表明,酸化压裂改造应成为这类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常规性手段和程序。  相似文献   
37.
统计与数据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1):F0002
塔里木成为我国最大气田;塔河油田2007年原油生产超500万吨;  相似文献   
38.
短讯     
勘探与进展 塔河油田于奇5井获重大突破;塔河油田TK1233井获高产油;川北发现大型海相勘探新目标;巴西沿海发现轻质原油;俄在里海获重大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39.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层水赋存状态,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中区分出3种不同的类型: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和储层下部层间水,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水体的化学—动力学特征。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背景储层缝洞发育程度不同,油气驱替程度不同,储集空间大小不同,其相应的油水分布规律、油藏开发动态及含水动态都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这些不同点并探讨了其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4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经风化剥蚀而形成众多低幅度的风蚀残丘、裂缝及溶蚀孔洞,储层的非均层性极强。通过在S48井区开展三维高精度地震采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频率,拓宽了频带,提高了信噪比和分辨率。利用三维高精度地震采集数据,增强了对孔洞体地层楔状尖灭体、断层和河道的识别能力,对风化面残丘和水系刻画更精细,提升了目标区目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