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2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地球科学   601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好力宝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光银 《地质与资源》2008,17(4):273-277
好力宝铜钼矿床属与燕山期隐伏的隐爆角砾状斜长花岗斑岩和碎裂次石英斑岩有关的热液脉状和斑岩型矿床.铜钼矿体受隐爆角砾岩筒和岩体控制,矿化产在蚀变隐爆角砾岩和硅化带中.今后的找矿方向应侧重于对斜长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和碎裂次石英斑岩中化探异常和低阻高极化异常地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52.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53.
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美国密苏里州东南Bonneterre组(寒武纪)滨海相的白云岩进行了分类、识别,判别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岩石分类、判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4.
潘懋  徐建红 《第四纪研究》1993,13(3):240-249
关于第四纪埋藏沉积物成因类型的研究,常规的方法是利用钻井取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所得结论往往是定性的。由于钻井取芯的费用十分昂贵,且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收获率一般比较低,所以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地球物理测井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在第四纪沉积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测井相分析的定量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清 《沉积学报》1990,8(2):23-31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相似文献   
56.
三工河流域新老绿洲发育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景观单元之一。人工绿洲是在干旱条件下经长期人类活动改造而形成的特殊景观。随着人类对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绿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天然绿洲到人工绿洲,是人类适应和改造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历程。在这一人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绿洲显示出明显的发育演化特征。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提出绿洲发育度的概念,并从灌溉体系的建设状况、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植被与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水平和绿洲景观结构等7个方面提出了绿洲发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山北坡2个人工绿洲为例,从空间上定量比较2个绿洲的发育程度,其中阜康市绿洲发育度高于222团绿洲(阜北农场)。  相似文献   
57.
Damming is a common anthropogenic intervention along the course of rivers, which is defined as "artificial-lake effect", both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world. Today as many as 48000 dams and/or reservoirs are in operatio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drainage area, and more are being constructed. While damming is well known to affect riverbome nutrient loads, and thus the riverine ecosystems owing to removal of carbon fixation, and removal of particles in reservoir sediments,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detailed early diagenesis of sediments in reservoirs including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es of nutrients deposited in sediments and exchange flux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mass balance of riverbome nutri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large-size reservoirs, Wujiangdu Reservoir (WJDR) and Dongfeng Reservoir (DFR), located on the main steam of the Wujiang River and with uniformity hydrography and discrepancy biogeochemical activity (e. g. primary production), were selected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tailed processes of nutrient regeneration. Water, pore water and sediment were sampled from these two reservoir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NH4^+, NO3^-, PO4^3-, dissolved silica (DSi) in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pore water, and total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 these two reservoirs, processes of nutrient regeneration near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rapid decomposition of algae-derived "labile" organic matter in upper sediments, nutrient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upward fluxes in WJDR are dramatically stronger than those of DFR. NH4^+ upward flux from sediment in WJDR was about 1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DFR. PO4^3- flux in WJDR is about 13 times above that in DFR. DOC flux in WJDR is larger that in DFR by 5 times, and DSi by 1 time.  相似文献   
58.
在分析研究小型地质车载钻机的形式、功能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钻机车载化的新思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现状,结合国内现有小型地质取样钻机,研制了CQK-50型全液压多功能车载取样钻机,并在野外物化探遥感异常验证钻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9.
本实验研究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3)并对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改进的ARCE方法及其在单频 GPS快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TIKHONOV正则化原理,设计了一种正则化矩阵的构造方法,将ARCE(ambiguity resolution using constraint equation)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新的正则化矩阵的作用,减弱了GPS快速定位中少数历元情形下法矩阵的病态性,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模糊度浮动解,大大减小了模糊度的搜索范围,利用ARCE方法固定模糊度的成功率高。并结合一个算例,验证了本文改进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