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37篇
  免费   6630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地球科学   3847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1042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920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372篇
  2013年   1211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390篇
  2010年   1365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1518篇
  2007年   1146篇
  2006年   1244篇
  2005年   1161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1302篇
  2001年   1205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1077篇
  1998年   1050篇
  1997年   1100篇
  1996年   1177篇
  1995年   1238篇
  1994年   1128篇
  1993年   1156篇
  1992年   1168篇
  1991年   1007篇
  1990年   910篇
  1989年   630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基于共反射点叠加的观测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技术对于复杂的地质构造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若通过从道间距、覆盖次数等观测参数与目标层地层倾角、共反射点离散度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模型正演,对复杂构造地层的观测参数选取进行优化,使之能对目标层尤其是逆断层下降盘的阴影层段进行较充分的“照明”,即可得到共反射点叠加剖面,这对共反射点叠加是一项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基于MapGIS构建上海及邻近海域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数据库。该数据库由空间和属性两大数据库组成。其中,空间数据库包括地理底图库及地震、活动断裂、新生代盆地、岩浆岩分布多个专题图库;属性数据库主要针对专题图库而建立,有地震属性库、活动断裂属性库及新生代盆地属性库。通过图形数据结构和属性数据结构共有的标识码实现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为方便查询检索,对重要的属性数据如断裂走向、地震震级等以编码方式表示。该数据库的建立为定量研究和评价本区地震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所讨论的垂直构造是石油勘探中最常见的小尺度局部升降作用所引起的各种构造,按成因可分为跨塌构造、压实构造、底辟构造三类样式.垮塌构造样式是碎屑岩沉积盆地基底的碳酸盐岩地层长期被地下水溶解形成地下大溶洞,造成上部地层垮塌而形成的堑背形构造样式;压实构造由沉积压实作用所致,可分为基底古隆起披覆构造样式和差异压实披覆构造样式等;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是塑性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底辟作用而产生的,分刺穿底辟和拱形底辟两种,或冷底辟和热底辟两类.莺歌海盆地发育众多的地震异常体,呈底辟状,但比较特殊,可称为气烟筒,与通常的底辟具本质之别.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中普遍发育垂直构造,它们与沉积作用同步发生,一般无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994.
新书介绍     
《地学前缘》2004,11(4):434-434
《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一书,由孙群、沈丽璞编撰,经李慎安教授(量和单位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和王妙月研究员(博导)总审,地震出版社于2004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针对地球科学的特点和地学书刊中使用量和单位出现的各种问题编撰。该书具有以下特点:①来自实际,用于实际。本书是关于地球科学量和单位及其规范使用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是法定计量单位和  相似文献   
995.
鄂栋臣  沈强 《极地研究》2004,15(1):1-10
本文在简要叙述条带噪声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针对南极地区的ASTER 1A的可见光影像中出现的条带噪声的现象 ,通过设计了基于切比雪夫窗、凯瑟窗的FIR滤波器和约束最小二乘FIR滤波器对其条带噪声进行剔除 ,这两种滤波器能够尽可能地剔除条带 ,同时使影像的灰度分布发生最小畸变。并通过与其他方法 (例如 :低通滤波 ,直方图匹配等 )比较 ,说明这两种滤波的方法优于其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详细介绍了地震CT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它在隧道工程中对隧道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的实用性,以及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作用,指出了该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2003年2月14日新疆石河子南发生了5.0和5.4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北天山石场东南高山区内,位于亚马特断裂与斜切天山的博罗科努断裂所夹持断块的南缘。地震仅对石河子南山矿区所属的红沟煤矿、小沟煤矿与沙湾县煤矿等50、60年代建造的部分危房造成了轻微的破坏,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基本完好。造成地震灾害减轻的主要原因为多条断裂的隔震作用与居民点位于山区较平缓地带、场地条件较好等因素。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的现场考察结果.该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受灾最重的兵团农四师76团11连西侧,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圈定出Ⅷ度、Ⅶ度和Ⅵ度3条等震线.此次考察还着重考察了震区各类典型建筑的受损特征,对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地区抗震设防和民房改造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9.
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5.4地震地形变异常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张翼 《内陆地震》2005,19(3):241-248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向震中区发展的态势.与1996年沙湾M5.2地震前的形变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内陆地震》2005,19(4):289-291
1.1概述 地震预报属于预报事件发生地点、强度和时间问题,实际上也是现代地球动力学问题。如果熟知了认识地球动力学过程物理本质的方法学,那么,预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