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地球科学   15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在简要介绍了川滇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观测数据同时用于反演的合理性和物理意义,利用1998~2000年观测的9个测点位移数据和1986年以前所测的10个主应力方向数据,将边界力和相对权比λ作为待反演参数,并考虑了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特性,进行了弹性有限元数值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现今川滇地区的构造活动主要力源仍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作用也不可忽略,这一结论说明了该地区现今构造运动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2.
小湾电站高边坡系统锚固与排水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小湾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开挖高边坡的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随机楔体稳定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分析。进一步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边坡系统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理论对排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3.
印度洋春、夏季海温对西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顺武  丁锋  假拉 《气象科学》2003,23(2):168-175
利用NCEP提供的1950—1997年全球月平均海表面温度场资料,首先通过EOF分解得到不同季节印度洋海温场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SVD分解等多种方法讨论了印度洋前期和同期海温异常与西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的关系。寻找出影响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海区,目的为高原夏季早涝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高耸塔架结构节点损伤基于神经网络的两步诊断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针对高耸钢塔架结构的损伤特点,建立了具有节点损伤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分层神经网络两步诊断法:第一步,由基于区域残余力理论的第一层神经网络进行结构损伤区域的初诊;第二步,由基于应变模态理论的第二层神经网络进行损伤区域内的具体损伤节点位置和程度的诊断。对一平面塔架结构的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损伤诊断方法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5.
探讨了比值参数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例说明比值参数在压制局部干扰和邻近异常分离中有良好效果;将比值参数断面与电阻率反演断面比较研究,能取得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EOF方法将雨量场展开,以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运用遥相关理论,提取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因子,建立了各时间系数的非线性逐段预报模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都十分理想,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应力波与可滑移岩石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卢文波 《岩土力学》1996,17(3):70-75
研究了应力波与用节理刚度系数描述的线性滑移岩石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其透、反射波幅的一般表达式。通过应力波垂直人射界面时的具体分析,反映出岩石界面的节理刚度对应力波传播的重要影响,并揭示了岩石界面对应力波的高频滤波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瑶沟等地区勘查金矿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气体地球化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基本查明了应用本方法勘查金矿的主要条件是金矿中伴生有足够的U,Hg和碳酸盐矿物;研制成了壤中气(Rn-CO2)联测技术,提高了测量质量和探测深部矿体的能力;利用壤中气(Rn-CO2)异常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9.
The superimposed basin must have undergone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Study on the nature and switch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of superimposed basin is very useful to understanding its stress state and tectonic events during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s sensitive markers of small stress changes, joint and shear fracture, characterized by consistency of orientation over wide area,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paleostress state and its evolution. Detailed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n the orientations, geometrical patterns, sequences of joints and shear fractures and their chronological relation to faults and folds show that, the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and NNW-SSE systematic joints developed in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strata are much more prominent than NW-SE systematic joints and shear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the NWW-SEE and NW-SE systematic joints formed later than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but earlier than shear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int and shear fractures and stress, the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are inferred to result from lateral weak extension caused by the late Cretaceous regional uplift, while the NNW-SSE and NW-SE systematic joints are interpreted as syn-tectonic deformation relating to strong N-S compression in the Neogene. But some conjugate shear fractures occur probably due to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ing in the Kuqa depress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ogene, the stress field changed and the maximal principal stress σ1 switched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相似文献   
30.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