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30篇
地球科学   12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根据美国TOGA水位中心所提供的1975—1988年水位月平均资料,分析、讨论了热带西太平洋水位的年际变化特征,特别是与ENSO事件有关的低水位现象。此外,还重点叙述了1986—1987年ENSO事件中水位沿经向和赤道剖面的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赤道流系的变化。文中还定性地讨论了赤道开尔文波沿赤道剖面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932.
西赤道太平洋上层水水团的软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上及  杜兵 《海洋学报》1990,12(4):405-415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软划分算法,对西赤道太平洋上层水水团进行了分析.根据所得最佳划分矩阵的隶属度,绘出水团详细结构的立体分布,共分表层、次表层、中层三层水,包括6个水团.除对各个水团的特性进行一些分析外,还对水团分布结构、形成机制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33.
杨秋明 《海洋科学》2007,31(7):43-50
研究了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不同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年际相关空间分布的差异,讨论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PDO冷暖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量与太平洋海温年际耦合振荡周期和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DO冷位相中, 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与前期冬季西南太平洋和同期夏季黑潮区海温在7~8 a 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最显著;而在PDO暖位相中,与这些地区海温呈现极显著的准2 a耦合振荡,并且与同期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准2 a耦合振荡也迅速加强.西太平洋地区海温的耦合振荡作用区域是时间稳定的,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耦合振荡作用区域存在时变性.因此,PDO 对夏季江淮地区降水和太平洋海温年际耦合振荡的强度和周期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4.
ODP-147航次首次在赤道太平洋赫斯海渊取到太平洋洋壳层3和最上部地幔岩心.该航次是一项长期钻探计划的第一个航次,这一钻探计划旨在揭示形成于快速扩张的下部洋壳和上部地幔的火成.变质、构造作用和物理特征.赫斯海渊是一个向西伸延的裂谷的最深部,  相似文献   
935.
利用NECP/NOAA再分析资料,建立了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表征指标,分析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并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方面初步探讨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呈增强的趋势。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有10、14、23 a的变化周期,且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6月超过99%的置信度检验;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盛时,东亚地区会出现异常东风,同时在欧亚大陆上空易形成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的500 hPa环流型,增强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从而造成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936.
本研究利用2018年春季东印度洋科学考察航次采集的GPS探空数据集,分析了三套再分析资料(JRA-55、MERR2和FGOALS-f2)对赤道东印度洋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温湿廓线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JRA-55和MERRA2能合理地再现850-600hPa之间的温度廓线的特征,最大偏差小于0.5度,但在850hPa以下的偏差增大,最底层的偏差分别达到了2和1.5度;两套再分析资料对850-600hPa之间的湿度扩线也具备较好的再现能力,但在850hPa以下JRA55和MERRA2再分析资料高估了相对湿度,最大湿度偏差可达15%。相对而言,FGOALS-f2分析资料对温度廓线再现能力最好,边界层内的温度偏差明显小于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但FGOALS-f2也存在整层偏湿的问题,最大偏差在600hPa附近,误差接近20%。  相似文献   
937.
滑坡推力的确定对于抗滑桩设计极其重要,沉埋桩作为对传统抗滑桩的优化,其受荷段推力的研究目前主要借助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了建立沉埋桩后侧受荷段及桩顶沉埋段滑坡推力计算方法,针对沉埋桩加固的基岩-覆盖层式滑坡,基于潜在越顶破坏模式,由桩顶位置将越顶滑面分为顶部、底部两段,其中,顶部滑面上水平方向合力即为沉埋段推力,可由积分求得,底部滑面上各个方向的力求解方法与此类似;在此基础上,利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底部滑面与桩受荷段所围滑体进行受力分析,进而可得受荷段推力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理论算法所得沉埋段与受荷段推力值与FLAC3D结果非常接近,其中,受荷段推力、沉埋段推力、设桩位置处总推力随沉埋比的增大而分别非线性减小、增大、减小;沉埋比位于0~0.67范围内时,沉埋段与受荷段推力之比由0缓慢增大到0.30~0.50,随着沉埋比增大到0.8,该比值急剧增大到1.47~2.12;一般沉埋深度下,沉埋段推力小于受荷段推力。沉埋桩推力的理论研究对于桩体内力优化、沉埋深度确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该桩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8.
据从国家能源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在页岩气开发实验区钻井62口,其中24口井获得工业气流。与此同时,我国在页岩气资源评价、水平井钻井和储层改造方面科技攻关也取得明显进展。在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贯彻落实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939.
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的冰冻灾害是黔西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重的一次冰冻灾害,共造成15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此次冰冻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冰冻灾害是在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背景下发生的,对黔西南农业、交通、电力和通讯的危害最大。高空阻塞高压和低涡在南支槽和西南暖湿气流的长时间配合控制下是此次冰冻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乌拉尔山至贝加尔湖阻塞高压、中亚到西亚地区的低槽、鄂霍次克海至贝加尔湖低涡和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贵州上空中低层的逆温长时间维持,以及冷暖湿空气交汇于中国西南、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而形成低温阴雨是造成黔西南冰冻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黔西南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分布,境内山脉对气流的移动有阻挡作用,从而使黔西南中部以北地区受灾比东南部严重。  相似文献   
940.
北赤道暖流     
《地球》2012,(7):85-85
北赤道暖流,在赤道北侧,由于该暖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而形成的自东向西推进的洋流,因而属于风海流.与由于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合称“信风流”。其基本特点是从东向西流动,横贯大洋.水温高,盐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