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1223篇
地球科学   503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9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8  
用振荡试验方法模拟了不同风速对太湖沉积物扰动产生的悬浮颗粒物(SPM)量, 研究了SPM中磷的物化形态转化和生物矿化衰减过程, 定量估算了动力扰动作用下, SPM中磷转化对太湖磷负荷贡献. 结果表明: SPM中以物化形态转化为可溶性活性磷(SRP)为主的释磷作用对太湖水体磷负荷的贡献为0.44 t/a, 因生物矿化作用为主的磷衰减对水体磷负荷的贡献量约425.8 t/a, 占太湖外源入湖总量的15.0%, 约为河道SRP入湖量的4.7~7.5倍, 因此是太湖内源动态释放量的最主要来源. 在风浪影响相同情况下, 易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磷含量及其生物可转化性是决定湖体内源动态负荷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智  高坤  翟国庆 《大气科学》2003,27(1):75-85
梅雨期西南低涡的东移发展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加强有密切关系,作者采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西南低涡及其伴随低空急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大巴山地区低空急流先于西南涡东移发展;西南低涡及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在开始阶段与中层(400 hPa)的弱辐散密切相关;南风分量在西南低空急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的作用;南风分量增大中心位于南风分量中心的前方,促使南风分量中心东移;南风分量的动量方程收支分析表明水平平流项和产生项是促使南风分量变化的主要作用项,水平平流项和垂直平流项大部分相互抵消,科里奥利项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他项的值较小,在个别阶段和地区行星边界层项的作用在低层也较大.  相似文献   
83.
相关方法分析Nino3区SSTA和风应力的关系,发现前期风应力距平场与Nino3区SSTA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超前8个月时就有所显现。影响Nino3区SSTA的主要风应力区域的位置随风应力超前的时间缩短均向中太平洋扩展。数值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风应力对热带太平洋SST作用的结果表明,强相关区域的风应力对形成和维持热带太平洋SST的气候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SST的年际变率有重要贡献;相反,强相关区域以外的风应力对形成和维持热带太平洋SST的气候场起重要作用,但是对SST的年际变率所起的作用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84.
天津气象塔风温梯度观测资料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以扬  刘学军 《气象》2003,29(1):12-16
利用天津气象塔风温梯度观测资料对其统计特征及平均风温廓线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分析了稳定层结的风温廓线特征,还给出了几种典型天气的低层大气结构的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85.
泰山顶部近地层风的方差与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在速度与方向上的不稳定性可引发结构振动并可导致损坏。山顶风较少受局地作用影响, 流场较稳定,作为典型风况对山顶风湍流脉动情形进行的观测和分析,对于研究建筑结构风载振动情形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风况下对泰山气象站近地层风的风速和风向进行了同时、逐秒测记,所得样本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算表明,风向样本方差显著大于风速样本方差。绘制了各风速、风向样本自、互谱密度曲线图。谱图显示诸样本具有红噪声序列特征,不同样本自、互谱密度曲线具有相近形状,而以风速自谱曲线吻合程度最好,谱密度曲线在周期为4秒及2秒处有峰值。此后的研究应结合记录仪器的改进增加采样频率,对周期为2秒以下谱曲线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6.
中国西南低空急流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参照北美研究低空急流气候特征的方法,对中国低空急流进行重新定义,实现了低空急流定义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空急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低空急流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分别位于江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江南地区的低空急流活动主要有两个活跃期,分别为1-4月和6-7月;东北地区的低空急流活动主要表现为2月、8-9月两个活动较弱期;江南地区的低空急流主要在6-8月表现出独立的急流轴,东北地区则主要在8月份;汛期低空急流活动与长江流域区域性暴雨有伴随性,多雨年急流次数很多,少雨年则很少;长江中下游及两湖盆地附近急流活动有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87.
柳林  李娜  常平  张国胜 《山东气象》2003,23(4):12-14
通过对冀东南、鲁西北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表明:除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外,超低空急流是大暴雨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主要输送者,高能区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大暴雨所需的强烈上升运动。暴雨落区与超低空急流前部最大风速切变区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1954~2001年年、季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气温和干燥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在1954~2001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春季下降趋势最明显。沙尘源区的气候要素对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中风是影响较大的因子。平均风速和大风频率增加(减少)均有(不)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气温与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反映了北方温度升高可能通过大气环流间接地抑制了沙尘暴的发生。降水增加对沙尘暴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春季和前冬沙尘源区降水多寡对沙尘暴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北方沙尘暴频数与沙尘源区的相对湿度或干燥指数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过去的近50a内,造成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率显著下降趋势的直接自然原因是:沙尘源区和发生区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主要沙尘源区降水量特别是春季和前冬降水量的增加、以及由于源区降水增加引起的大气和土壤湿润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9.
一次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普勒雷达及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1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较大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这次降雪回波过程的特征、回波强度的不均匀性、速度场回波的低空急流和高度显示的二层云结构等特征。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2002年5月14日濮阳市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冷空气活动、急流、水汽输送及本站压温湿要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