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地球科学   9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为了解决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检测难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便携式风向风速传感器检测仪。该检测仪通过上位机软件和单片机来实现智能检测和控制等功能,工作时由单片机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编程可控制步进电机的精确定位,进而精确控制风向传感器的转动角度或风速传感器的转动速度,将传感器输出值与步进电机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最终实现自动化检测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计量性能的目的。通过与现有检测方法对比,结果显示其精确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该检测仪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集合了风向检测功能和风速检测功能;能有效地解决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182.
文章通过对DZZ5型自动气象站一次相对湿度异常排查过程,提出故障排除流程。另外还介绍了不正常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对今后DZZ5型自动气象站类似故障排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3.
文章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运行和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为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人员提供维修、维护指南,为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选址、安装和仪器选择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4.
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原理结构入手,阐述了传感器的测试技术。针对业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将故障识别方法分为电阻测量法和数据分析法,为判断铂电阻传感器故障提供新的思路,总结归纳了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按照业务规定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正确性和可用性。有助于台站观测人员快速判断铂电阻传感器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故障、正确处理异常数据。提高业务人员自动站保障能力,从而保证自动气象站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5.
区域自动站是国家气象站网的补充,而今随着气象业务体制的改革,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布设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其维修、维护成了每个气象台站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区域自动站在安装、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区域自动气象常见故障的检查和处理进行了分析,以便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6.
亚洲自动气象站网使用的PAM—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雁 《气象科技》1999,(2):55-58
淮河流域试验(HUBEX)是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亚洲季风试验(GEWEX/GAME)在东亚副热带半湿润地区开展的气象、水文科学试验。试验期间除进行常规和加密的地面、探空、雷达、水文等观测项目外,还增设了多种特殊观测平台。其中多普勒雷达、高精密度辐射仪、自动气象站等观测仪器均由日本提供,这些仪器无论从性能还是观测手段上,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尚属空白。文章简要介绍了亚洲自动气象观测站网计  相似文献   
187.
淮河流域试验(HUBEX)是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亚洲季风试验(GEWEX/GAME)在东亚副热带半湿润地区开展的气象、水文科学试验。试验期间除进行常规和加密的地面、探空、雷达、水文等观测项目外,还增设了多种特殊观测平台。其中多普勒雷达、高精密度辐射仪、自动气象站等观测仪器均由日本提供,这些仪器无论从性能还是观测手段上,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尚属空白。文章简要介绍了亚洲自动气象观测站网计划以及美国NCAR研制的第3代便携式自动通量观测站,展示当前国际较大科研计划和现代气象观测仪器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8.
对降水资料异常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有效的实时快速质控算法。具体方法为:将一定范围内的自动站组成一个局域空间,应用空间一致性方法快速筛选出疑误站,然后利用小时降水的空间分布、分钟降水的时程方程以及与气温、湿度的关联特性,开展针对不同异常类型降水资料的二次质量控制。实际测试表明,该综合质量控制算法在质控实时性与准确性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尤其是对夏季降水有良好的质控效果。  相似文献   
189.
为了更好地认识季风对南海南部海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在马来西亚的Bachok海洋站设计、安装了一种轻便型、耐腐蚀的海岸带自动气象站系统。该系统自动采集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相对湿度、降水、太阳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共7个气象要素,将数据存入CF卡并通过串口主动上传至上位机,通过服务程序实时显示气象数据并上传气象数据至云服务器供用户下载。本系统利用实验室校准和最小二乘法的修正来保证数据质量,近一年的连续测试表明该系统的性能稳定,在2016-05纳入到全球气象观测区域站中。  相似文献   
190.
云南省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自动气象站观测是获取地表土壤湿度的主要手段。地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因此, 开展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4年云南省37个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以观测值及其Savitzky-Golay二次导数的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率等统计量为判据,筛选剔除了观测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异常峰值和异常平稳值。结果表明:云南省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均有缺测,两种异常值中,异常平稳值占绝大部分。与降水时间序列对比发现,不同降水强度下各层土壤湿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砂质土站点对降水的响应最为明显,黏质土站点雨后土壤湿度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