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1218篇
地球科学   47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工程事故勘察及原因分析,提出了用石灰桩配合注浆法加固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科学、经济、快捷的治理,使工程事故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2.
某拟建高速公路高填土路基为软土地基,地面标高低,地下水位高,工程地质条件差,需要对高填土路堤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本文分别对5m、8m高的粉煤灰和灰土路堤进行路基抗滑稳定性分析和沉降验算。  相似文献   
103.
The central structure belt in Turpan-Hami basin is composed of the Huoyanshan structure and Qiketai structure formed in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onal tectonics. The thickness of strata 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growth fault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footwall, and a deposition center was evolved in the Taibei sag where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 is located. In late Jurassic the collision between Lhasa block and Eurasia continent resul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urpan-Hami basin from an extensional structure into a compressional structure, and consequently in the tectonic inversion of the central structure belt of the Turpan-Hami basin from the extensional normal fault in the earlier stage to the compressive thrust fault in the later stage. The Tertiary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occurred around 55Ma, and this Himalayan orogenic event has played a profound role in shaping the Tianshan area, only the effect of the collision to this area was delayed since it culminated here approximately in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The central structure belt was strongly deformed and thrusted above the ground as a result of this tectonic event.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黄壁庄水库副坝塌坑Ⅳ76+1槽段进行的安全监测设计及根据此设计进行的安全监测实施,根据取得的监测资料解决了一直未能确定的主要变形地层的问题,为水库的加固施工和后期的运行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等效地基固结系数法,对京珠高速公路东西湖段软土地基,进行了比奥固结平面有限元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计算结果为选择地基处理措施和确定道面施工时间提供了依据,保证了竣工后该路段的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6.
软土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和规律,并分析了原因,推导出计算路基沉降的公式,提出了判断填土速率快慢和填土高度变化大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某一大型油罐软基加固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和优选需要,按照离心模型相似律,开展了三组模型试验,分别模拟了天然地基、土工合成材料袋装碎石垫层和既在填土层中设置袋装碎石垫层又在淤泥质粘土层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排水板三种情况,以研究这一加固布置形式对减小高压缩性软土层地基上油罐罐底的差异沉降效果反应。模型油罐地基采用原型土重塑制备,现场土工合成材料袋装碎石采用柔性机织玻璃纤维细管塞装粗砂条模拟,并在不停机运转条件下模拟了多次充放水预压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油罐软弱地基经土工合成材料袋装碎石加固后,罐底总沉降值和差异沉降值均明显小于天然地基情形下对应的沉降值,罐底畸变得到显著减小,就本文所述的土质条件、土层厚度和预压荷载强度,地基经加固处理后,油罐罐底畸变减小了近50 %。最后就土工合成材料在加固油罐地基布置形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农田生态系统大气硫沉降通量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 11月~ 1999年 10月间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站 (江西鹰潭 )农田小气候站进行了大气二氧化硫 (SO2 )、硫酸盐粒子 (SO2 -4)浓度采样和雨水样本收集 ,利用阻力模式和全年逐时气象资料计算 SO2 和 SO2 -4的干沉降速度 ,估算干沉降通量 ,利用降水资料和雨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估计大气硫的湿沉降 ,从而定量研究大气硫沉降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通量 ,结果表明 :农田下垫面上 SO2 和 SO2 -4干沉降速度的年平均值分别是 0 .373± 0 .170 cm· s-1(月均值 0 .16 1~ 0 .5 45 cm·s-1)、0 .198± 0 .12 3cm· s-1(月均值 0 .15 2~ 0 .2 6 9cm· s-1)。农田下垫面硫年总沉降量为 10 .3g· m-2 ,其中干沉降占总沉降的 83.3%。硫的干沉降又以 SO2 的干沉降为主 ,占年干沉降总量的 92 .2 %。大气硫沉降输入占农田生态系统输入总量的 90 %以上 ,是农田生态系统获取硫素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变异函数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沉降数据随时空不同的变异特性,拟合出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分析了沉降数据特征的描述方法,总结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0.
建筑物的基础沉降情况对建筑物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建筑物基础沉降成因的基础上,吸取当前常用数学模型的优点,经综合分析,事理成为一种全新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数学模型的精度、预报能力等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是一种较有效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