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波前相位差法是利用焦面像和离焦面像通过一个相位多样性算法来拟合相位或对目标复原,这就要求采集两个图像,一个是焦面像,另一个是离焦面像。本文的设计是根据晶体的偏振原理分像,并将焦面像和离焦像同时采集到同一个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上,这种方法保证了两个图像的同步、实时,而且光学系统简单。文中具体给出了一种新型波前相位差法探测器的设计方案、像差分析,并且模拟了波前相位差法探测器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王钢城  黄超 《世界地质》2009,28(3):367-370
江雄水库施工中认为坝区存在较严重的渗漏问题, 由此, 在设计中对河床段坝基采用了上墙 (防渗墙) 下幕(帷幕灌浆) 组合防渗结构, 对两岸坝肩采用了帷幕灌浆防渗结构处理措施。利用渗流理论, 在分析坝区地质条件和概化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坝区三维渗流数值模型, 对坝区防渗处理设计条件下(方案Ⅰ和Ⅱ) 的坝基渗漏及渗透变形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防渗方案均可行, 但方案Ⅰ优于方案Ⅱ。  相似文献   
53.
水陆过渡带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水上和陆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于水陆过渡带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存在诸多困难。笔者在山东微山湖济宁三号井的三维地震勘探中,地表遍布芦苇、鱼塘、沼泽。条件十分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在激发和接收中采取了特别技术措施,获得了较好的野外采集资料,在处理中采用地表一致性子波反褶积和地表高程校正,最终地震资料既有较高的信噪比又有较好的分辨率,完成了预定的地质任务,为水陆过渡带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4.
F~(201)断裂位于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北1.9km,长8.5km,呈北80°西方向,南倾60°—80°,为左旋逆冲断层,段古老的东西向构造带成分。第四纪以来,断裂的活动具分属性,仅中段长2.0km的范围内见距今2.2×10~4a以来至1.1×10~4a左右有过三次活动,时间分别为距今2.2×10~4a左右,1.72—1.31×10~4a之间,1.1×10~4a左右。而东段仅见晚更新世早期活动,西段大部分隐伏于晚更新世中、晚期地层之下。根据工程地质评价标准,F~(201)断裂应为非活动断裂,至多为弱活动断裂。而这种活动很可能是受其北侧中卫—同心断裂带的影响所至,而不象是F~(201)断裂发生地震造成的。为了大坝的安全,不妨认为F~(201)断裂为发震断裂,评价出断裂发震对大坝的影响烈度不会达到其基本烈Ⅷ度度,地震形变带宽度远不会达到400m,不会对坝址造成毁坏。因此,在大柳树当地材料高坝按基本烈度Ⅷ度设防的条件下,F_(201)断裂不会对工程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55.
西南某水电站左坝肩岩体卸荷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由蛾眉山玄武岩组成,岩体卸荷较发育。本文从卸荷形成及特征入手,利用卸荷裂隙条数、岩体纵波速度等代表性指标定量对左坝肩作出了强弱卸荷带的划分,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6.
陵北地区浅层玄武岩十分发育,常规纵波地震勘探因透射能量弱,难以取得较好的资料。这里提出应用广角转换波地震勘探方法来进行探测,理论分析和实际资料的采集、处理都充分说明,在浅层里存在高速层的地区,广角转换波勘探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7.
吉茂林 《地下水》2005,27(3):223-224
中军渡水电站位于渫水河上,工程区为奥陶系石灰岩等可溶岩区,广泛发育有喀斯特现象,喀斯特的发育对大坝的选址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长期野外地质勘察及对大量野外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喀斯特现象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8.
笔者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室内测试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应力场和地震资料,系统地探讨了工作区的总体构造环境,认为燕山水库区域构造正趋稳定。 对地震基本烈度的评定,是采用了从大到小的三级判定法,即地震小区—潜在震源区—地震危险区方法来确定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M_L≥3级地震的地震危险区,然后在考察测区地震烈度随震中距衰减规律的基础上,同时虑及各地震危险区及邻区强震对坝区的迭加影响,得出了燕山水库坝区地震基本强度为Ⅵ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覃子建  吴淑才 《贵州地质》1993,10(4):335-344
水库地震是人类开发水力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有些水库蓄水后会出现诱发的地震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主要有三个震区,至今延续时间已达13年,目前的这种地震活动势态仍在继续。本文就水电站工程及地质背景、震情与震害、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水库地震是当今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岩体风化程度的划分对岩体质量的准确分级及建基面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但定性划分岩体风化程度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存在评价时的任意性,且不能客观反映岩体风化的本质特征。而选取一些能反映岩体风化特征的指标对岩体进行风化量化分级,则较为准确、客观。论文结合西南某大型电站基本情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选取岩石质量指标(RQD)、裂隙间距(D)、波速比(Bv)、完整性系数(Kv)、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2m硐段裂隙数等适合坝区岩体定量风化分带的特征指标,对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根据选定指标定量划分出坝区岩体风化分带,以期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