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地球科学   12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62.
中国峨眉山地区湿沉降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酸雨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缘。峨眉山酸雨频率达到85.4%,雨水pH值平均为4.37。冷杉分布于海拔1700m-3098m区域,森林遭到破坏。为了弄清峨眉山污染物质的来源,从1998年4月开始在22个取样点每月采集水样。本文中主要论述1998年6月的雨水化学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63.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 I. 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体健  李宗恺  南方 《大气科学》1996,20(5):606-614
建立了一个三维时变的欧拉型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模式包括源排放、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及湿清除等六大部分。考虑到计算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应用性的要求,在把握酸沉降形成的关键过程的前提下,合理地简化设计模式。相对于国内已有的工作,本模式在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湿清除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64.
黄万岗 《贵州气象》1996,20(5):24-30
本项工作建立一个研究降水清除贵阳市大气中SO2的一维时变云物理-云化学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65.
66.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湿过程处理方案FPA和NCA模拟同一个洋面冷锋个例,以考察模拟结果对湿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前一种使用了次网格湿对流参数化而后者没有。通过比较分别使用FPA和NCA方案所进行的模拟FPS和NCS,发现冷锋结构在两者间出现较大差异。从850 hPa等压面|Δθe|等值线图所显示的结构看,NCS中冷锋呈现为一长一短两条锋带,而FPS中冷锋仅呈现为一条锋带。在相应的冷锋横向垂直剖面中,NCS中存在两个相邻的锋面垂直环流,而FPS中只有一个。另外,NCS中对流不稳定的冷锋区出现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现象,而FPS中不存在这个问题。通过与卫星云图比较,我们注意到,NCS中尽管出现了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现象,但相对于FPS而言,其模拟的冷锋结构与实际较为接近,成功地模拟出云图上显示的双冷锋结构。NCS中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式中采用的静力平衡近似。FPS中次网格对流参数化方案的使用,通过减少甚至消除对流不稳定度,一方面使垂直运动的过分发展倾向受到约束,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在对流不稳定层结下的锋区环境中本应出现的中尺度结构失去了形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依据,以工程应用为主题,从七个方面对湿陷起始压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为工程中多方面应用湿陷起始压力提供了系统允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分析 2 0 0 1年 7月 2 - 3日台风“榴莲”暴雨过程中湿位涡及其各分量的变化 ,发现对流层低层 85 0 h Pa湿位涡的负值中心、 70 0 h Pa湿位涡的正值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 ;急流与层结稳定度的变化 ,影响着湿位涡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
贵州02.6大暴雨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润琼  沈桐立 《气象》2006,32(1):95-101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贵州2002年6月18日00时~19日00时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模式输出的基本物理量分析了相当位温、垂直速度,并计算垂直螺旋度以及湿位涡正压、斜压项,诊断分析发现:暴雨中心位于最大垂直速度中心附近;南北两支闭合经向垂直环流对于暴雨区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螺旋度的变化对暴雨的强度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性,暴雨区位于螺旋度等值线密集区靠正螺旋度区一例;贵州大暴雨与500hPa“漏斗”形MPV1高值区同位相变化,高低层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500hPa上MPV2正值区与对流性降水区对应很好,而且强度变化也一致。  相似文献   
70.
高峰  赵芳 《气象科技》2006,34(Z1):22-26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系统建设过程中。利用元数据,可以记录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来龙去脉,这样可以把整个业务的工作流、信息流有效地管理起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此外元数据还具有数据发现和数据搜索的功能,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介绍了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MDSS)中实时气象数据库设计的元数据种类及其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元数据技术在实时气象数据库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元数据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