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4篇
  免费   2210篇
  国内免费   2687篇
地球科学   14921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4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综述30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物探化探中的应用,并展望它在“九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本在小粘滞参数,低吸积率的条件下,借助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自相似解,考虑非热正负电子对产生,采用分两个区域分别求妥然后对接的方法,研究了含平流的热单温吸积流的径向结构。证实了热吸积流所具有的一些显特征和基本性质,同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含平流的热吸积流存在一个临界半径rCr;明确指 出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辐射冷却率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成平方反比关系;提出正负电子对过程对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辐射过程有显影  相似文献   
23.
通过在流星雨来临之前宣传和组织全国《2 0 0 1狮子座流星雨摄影赛》 ,征集到总计 348幅参赛照片 ,获得大量优质的流星实测研究资料 ,从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还未引起广泛注意的流星现象 ,如流星“蛇行”和流星余迹的螺旋形结构等。它们可能反映了流星带电体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产生旋转 ,并由于原有的直线运动而最终形成螺旋线的物理过程。此外 ,这次摄影赛为各地天文普及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4.
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出地壳便产生了火山现象,所引起的全部地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介绍了火山喷发主要的3种形式、火山作用造成的灾害类型和中国的火山特点,以及自全新世以来我国有过喷发活动的8个主要活火山。提出了要加强认识火山的活动规律、形成过程、喷发机理,开展监测,采取对策,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5.
26.
对界河金矿微斜长石热发光研究表明,其强度与金品位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可利用此特点圈定矿体,区分富矿与贫矿,并发现矿体具有分枝复合的特点,向深部变大,由此圈出了新矿体。  相似文献   
27.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28.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9.
数字矿床模型(DDM)是传统矿床模型的数字化.本文论述了数字矿床模型的概念,提出了其主要组成结构和建模关键技术.在吸收国内外地质领域专家系统建立的经验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WebGIS)相结合,通过构建矿床模型知识库,建立数字矿床模型推理网络结构,并以斑岩型铜矿为例论述了建立数字矿床模型的系统过程.本文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剥蚀过程,进而定量分析盆地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沉积间断(不整合)内的地层剥蚀量、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实际钻井及"人工井"的波动过程分析,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可以作出主要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图、各层位的剥蚀厚度图和原始厚度图、各期构造的剥蚀量分布图等重要基础图件,为盆地进一步系统分析及盆地模拟打好基础,结合沉积相研究及构造样式分析还可分析盆地沉积中心、生油层、盖层、储层等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由于沉积盆地的升降波动过程直接影响着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因此通过沉积波动过程的系统分析不仅能正确建立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还可以正确认识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