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地球科学   15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1979年4月10—13日在我国的一次寒潮爆发过程进行了有、无地形及修改地形的数值试验和对比分析,发现高原地形对冷空气活动强度及路径等有明显的影响:(1)由于高原地形的存在使冷空气快速沿地形边缘向南推移,冷锋偏南,给我国平原地区带来较大的降温及较多的降雨。(2)这种冷锋的移动快而达到很偏南的纬度主要是低层冷空气沿高原地形边缘绕流所产生的。(3)如果高原大地形不存在,这时冷空气直侵印度,给印度北方带来强降温。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500hPa大气环流形势演变以及九点平滑滤波后长波特征和短波活动的分析,认为造成此次寒潮的冷空气主力来自东路回流。雅库茨克一带近东──西向高压坝的建立和稳定,东亚横槽的加强、西伸和南压,850hPa华北冷高压及其前部偏东北风强风轴的南压西进是预报这是寒潮的关键。伴随寒潮而发生的持续的低温天气是在原有冷空气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冷空气入侵补充的结果。南支长波槽在孟湾一带的建立和稳定以及短波扰动不断地分裂东移亦是此次寒潮低温发生的重要原因。文中还讨论了ECMF产品的运用,提出了寒潮低温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大风预报水平,对造成阿图什地区1980─1989年3—5月中96次大风天气个例,进行了500hPa、700hPa、地面影响系统的普查,并以500hPa影响系统为基准,从不同角度,对应分析了500hPa、700hPa、地面影响系统之间的关系。得出,500hPa和700hPa出现最多和次多的影响系统均为南支槽、巴尔喀什湖槽;地面影响系统最多为哈萨克丘陵地区高压,次多为中亚地区高压、乌拉尔山高压。不同的大风天气个例,在各层出现的影响系统也不尽相同;在同一次大风天气过程中,50OhPa和700hPa的影响系统也不是完全相同,即使在500hPa或者700hPa的影响系统类型相同,对应于地面的影响系统类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各层影响系统多以东移为主,移速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且影响系统以深厚系统居多。  相似文献   
54.
对造成阿图什地区1980年──1989年10年中3──5月96次大风天气个例的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造成大风的影响系统有6种高压类型,同时对应普查了塔里木盆地的系统,得出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热低压,另一种为均压场。并从表征高压和低压的范围、强度及其变化等特征出发,选择了有明显物理关联的高压或低压的出现范围、中心数值、闭合圈数、中心数值的变化、移向、移速以及一定区域的等压线梯度(条数)和有无冷锋等角度进一步阐述了高压或低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用于分析总结各种类型影响系统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55.
寒潮和寒流     
寒潮和寒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时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56.
北京的气候与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58.
59.
根据1988—1992年3—5月的逐日天气图及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春季张掖产生槽型大风的环流特征,并给出了槽型大风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多年雷达回波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了产生雷雨大风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雷达回波特征,为做好雷雨大风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