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70篇
工业技术   424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通过分析雷电对通信设备可能造成的危害,根据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提出通信设备应具备的防雷设施和措施,以及需重点防护设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在外界电磁波的干扰下,线缆会在车辆内部产生很强的耦合电流和电压,严重影响车辆正常工作,一般需要采用屏蔽线缆来减少干扰. 屏蔽线缆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不仅和线缆本身的屏蔽层有关,还须选择正确的接地方式. 着重对线缆的多种接地方式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不同接地位置和数目对线缆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为实际车辆线缆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雷电感应过电压是造成配电网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雷电感应过电压波形特征不清晰的问题,作者采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对实际运行的佛山10kV富油甲线雷电感应过电压波形进行观测,根据波形特征给出了过电压的波形参数。结果表明,配电线路各相感应电压叠加在运行电压波形上,不同相上感应过电压与对应的回击电流在幅度、时间间隔和波形上都存在同时性,该线路观测的雷电感应电压波形表现为波头时间短、后续发生双极性高频振荡并逐渐转变为低频振荡的波形特点,首次回击感应过电压幅值大于后续回击过电压幅值,首次回击过电压的波头时间比后续过电压长,观测结果对于配电线路雷电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了更好指导复合绝缘横担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及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雷电冲击电压、湿工频闪络电压、污秽闪络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 kV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50%干雷电闪络电压为388.3 kV,高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370.0 kV,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湿工频耐受电压、污秽工频耐受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均低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最后提出了不同运行环境下复合绝缘横担差异化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5.
甚高频短基线时差法雷电定位系统是当前雷电定位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用先导通道上足够多个辐射点源代替连续的先导通道,计算了短基线时差法雷电定位系统的方位角和仰角误差.研究发现,方位角误差较小,而仰角误差较大.方位角和仰角误差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方位角和仰角误差随基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闪电通道分叉时或者为曲折放电路径时,方位角和仰角误差与分支通道位置和曲折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分析研究雷击杆塔塔顶雷电反击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雷电流波形的对比,结合杆塔、线路、绝缘子实际情况,以一段实际线路和实际杆塔参数为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雷电流双指数模型、杆塔单一波阻抗模型、线路Frequency Dependent(Phase)模型、绝缘子闪落判据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PSCAD/EMTDC软件仿真分析了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在雷击杆塔塔顶反击情况下的雷电过电压暂态特征,以及对雷电过电压和耐雷水平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对反击过电压和耐雷水平有较大影响,可为日后的防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7.
高压输电系统接闪雷击次数是高压输电系统雷电防护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雷击防御整改的重要依据.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复杂环境和特殊气候,按照输电线路雷电防护要求,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和无线传感技术原理研制出一种低能耗、高可靠和智能化的雷击计数仪,可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网的雷电防御能力,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8.
针对输变电杆塔等电力设施的雷电故障快速定位、雷电特征研究等需要一定数量的雷电接闪监测系统,设计了一种智能雷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雷电信号采集模块、中心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储存模块、时钟模块和PC上位机模块等组成。设计合适的罗氏线圈,利用采集模块采集雷电信号,实现雷电的监测;以STM32F103ARM微控制器为主控制器,将采集到的雷电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显示模块实现数据的显示,通过SD卡、时钟模块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回溯查询;通过RS485总线将数据传送给PC上位机,实现远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29.
针对密度分布不均的雷电定位资料,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CS聚类算法的雷电临近预警模型。该模型运用OPTICS算法对雷暴天气连续时段的雷电定位资料进行聚类分析,有效剔除了影响雷暴云分布的稀疏点。在聚类分析结果基础上,利用"膨胀-侵蚀"算法还原雷暴云真实分布,根据雷暴云的移动趋势进行雷电落区预报。此外,针对传统预测算法运行时间长的缺陷,运用邻接表改进了OPTICS算法,且优化了可达队列更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OPTICS算法所构建的雷电临近预报模型降低了算法运行时间,同时提高了雷电预报模型适应能力及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0.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主要用于承担电能的传输与分配,配电线路的性能必须保证安全与稳定,才能保证供电质量的可靠。对雷电感应过电压进行计算,研究在配电线路架设底线中的防护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对有地线与无地线的防护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