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4篇
  免费   1134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工业技术   1038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郭景希 《微型计算机》2014,(22):108-112
早在几年前,无线充电系统就开始抢占各种大型IT展会的明星席位。能丢掉最后一根束缚用户的电源线缆,这如何不让人兴奋?通常在展会大放异彩的技术和产品,都能快速获得市场强烈反响,取得巨大商业成功。但奇怪的是,无线充电技术却如石沉大海,经过多年的发展也依旧没有走进我们的生活。很显然,旧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一定存在难以弥补的硬伤。现在,新的磁谐振无线充电技术面世,它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再次“死亡”?  相似文献   
102.
谐振筒式密度计的测量原理为谐振筒的谐振频率会随筒内液体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通过测量其谐振频率来达到测量其密度的目的。但由于低品质因数谐振筒在谐振频率附近的幅度与其他频率的幅度区分度太小,导致谐振难以实现。因此如何使低品质因数谐振筒达到谐振状态并测得其谐振频率,是谐振筒式燃油密度传感器激励系统的关键问题。激励系统以DSP为主控芯片,运用椭圆拟合的方法解决了低品质因数谐振筒式密度计激励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增益测量和相位测量,运用原位计算节省了DSP大量的内存空间,同时运算量又较小。仿真结果表明,增益测量精度优于0.05%,相位测量精度优于0.05%,高于实际需要。系统在测量并记录了增益、相位差之后,利用相关算法实现了自动增益调节和自动相位调节,并实现了谐振筒的谐振,测得了其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103.
给出了LLC谐振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基于扩展描述函数法建立了该等效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得到了LLC变换器的稳态解及其直流电压增益特性。借助PSpice仿真软件得到了该变换器在不同开关频率和不同电路参数下输出变量对控制变量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了开关频率、输入电压、占空比、品质因数和负载等主要参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所作的工作对变换器参数的优化设计、闭环控制及动态性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氧化铝陶瓷基无线无源压力传感器的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烧结陶瓷技术制备了一种基于氧化铝陶瓷的LC谐振式无线无源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合理地设计圆柱螺旋天线以及隔热结构,实现了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的无线耦合测试。研究了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阻抗频率特性,分析并探讨了传感器的高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29℃(室温)至700℃的温度范围内,测试天线端的最高瞬时温度为188.4℃,保证了传感器高温测试的可靠性。谐振频率对温度的平均变化量为1.314 kHz/℃,两次重复性测试的相对变化量为3.81%,重复性较好。该压力传感器可应用于高温恶劣环境下的压力测试,其高温性能的研究为压力信号的准确读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5.
该文主要介绍了可调谐超材料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三维太赫兹超材料管的形成。表征并分析了2D开口谐振环在卷起过程中传感器的谐振响应,并介绍3D超材料在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验证了传感器监测食物成熟度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6.
唯一稳态消谐法是近年出现的消除非线性系统谐振新的分析方法.将这一方法应用在消除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的铁磁谐振的分析中,以矩阵分解为工具,利用向量比较原理,得到了相应的消谐条件.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计算机仿真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引入计算仿真进行辅助分析与设计.阐述了Multisim的主要功能与特点,并利用Multisim对高频电路中的典型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环形调幅器进行了仿真,各项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形象、生动的演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A series of Mn-doped TiO_2 nanowires (NW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t the mole fraction of Mn changing from 0 to 12.0%.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hows that all the samples have pure anatase structure. SEM and TEM studie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and the length of the Mn-doped TiO_2 NW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undoped TiO_2 NWs.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reveals that the samples are composed of Ti, Mn and O. According to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all samples show ferromagnetic behavior, but only the undopedTiO_2 NWs are completely ferromagnetic with a saturated magnetization about 1.0 mA·m~2/kg. Mn-doped TiO_2 samples exhibit antiferromagnetic and ferromagnetic (AF-FM) behaviors simultaneously.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MnO_2 sublattice.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an AF-WF crossover is induc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TiO_2 sublattice and MnO_2 sublattice.  相似文献   
109.
The magnetic force microscopy and a sample vibrating magnetometer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omain structure in two antiferromagnetically coupled Co/Pt multilayers.In the antiferromagnetic coupled[Pt(0.5 nm)/Co(0.4 nm)]_n/NiO(1.1 nm)/[Co(0.4 nm)/Pt(0.5 nm)]_n multilayers with perpendicular anisotropy,the antiferromagnetic interlayer coupling strength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repetition number n in Co/Pt multilayers.In demagnetized states,relatively shifted domain walls in the two Co/Pt multila...  相似文献   
110.
在复合单压电层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双压电层FBAR,它可以大大提高压电材料选择的灵活性。通过建模得到该结构的输入阻抗解析表达式,据此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模谐振频率随双压电层结构中的较高声速压电膜的厚度所占比率的增加而加速增大,而相对带宽随较高机电耦合系数的压电膜的厚度与较低机电耦合系数的压电膜的厚度比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且复合双压电层FBAR出现了单压电层时所没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