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61篇
  免费   4481篇
  国内免费   2842篇
工业技术   88084篇
  2024年   479篇
  2023年   1582篇
  2022年   1348篇
  2021年   1900篇
  2020年   1498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900篇
  2017年   1498篇
  2016年   1742篇
  2015年   2092篇
  2014年   4462篇
  2013年   3776篇
  2012年   4812篇
  2011年   4975篇
  2010年   4359篇
  2009年   4935篇
  2008年   5600篇
  2007年   4790篇
  2006年   4199篇
  2005年   4521篇
  2004年   3994篇
  2003年   3626篇
  2002年   2715篇
  2001年   2362篇
  2000年   1870篇
  1999年   1582篇
  1998年   1502篇
  1997年   1491篇
  1996年   1328篇
  1995年   1195篇
  1994年   1123篇
  1993年   884篇
  1992年   733篇
  1991年   736篇
  1990年   710篇
  1989年   618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对地区统调负荷预测准确率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功率分区拟合的统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分布式光伏覆盖区域进行分区,针对每个小区域,采用区域内集中式光伏功率预测数据对分布式光伏出力进行类比预测;然后将各个小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进行累加得到全地区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值;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地区统调负荷进行预测.该方法在张家口地区负荷预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地区统调负荷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2.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效能分析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组的功率特性曲线.在功率特性曲线分析中大多采用经验或参照理论功率或风电机组运行的SCADA数据,这类方法不能对机组的功率特性进行准确评估.为此,首先设计了一种在线的分析方法,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实际出力与风机功率曲线设计值的偏差实时计算和劣化趋势分析,实现风机效能在线分析.其次设计和实现了在线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风机实时运行数据采集和通信模块、风机功率曲线偏差分析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交互的JavaWeb程序设计和开发.最后以24台风机的风场能效在线分析作为实例,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传统的比例积分(PI)控制器在光伏三相逆变器系统中存在无法实现无静差跟踪及谐振抑制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提高光伏三相逆变器系统谐振抑制效果及电流控制效果,提出一种基于PI与准比例谐振(QPR)双闭环控制的光伏三相逆变器系统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PI与QPR双闭环控制的控制策略及控制框图,实现入网电流无静差跟踪,具有更好的入网电流波形及谐振抑制效果,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风力发电的不可控性,给电网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当前迫切需要一种高精度的风力发电预测系统.对此,提出了一种结合量子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通过量子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最后通过MATLAB试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风功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5.
王良  白杨  徐柯  王鹏翔  高楠 《电工技术》2021,(20):145-147
主要研究在全网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将传统线路保护、主设备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设备配置在统一的网络智能控制与广域保护内,各子功能模块间通过HTM实时总线进行信息交换,子功能模块之间统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的新技术包括故障后形成局部孤网的控制技术、快速恢复供电技术、基于远动装置的OSB总线数据采集技术等.通过维持局部孤网的功率再平衡并合备用电源恢复与主网的电气联系,确保电网可靠稳定运行,针对常规的二道防线、三道防线设备独立运行,不同功能之间配合困难的问题,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电网运行的供电连续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周喜超    孟凡强  李娜  丛琳  孟高军 《热力发电》2021,50(4):44-50
现有针对电化学储能在电网调峰领域的研究缺乏在不同负荷场景下不同控制策略的应用对比,使得削峰填谷控制策略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和对储能系统特性的分析,首先在考虑电网负荷、电池功率、电池容量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削峰填谷效果为目标的储能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现有典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池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和功率差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地区实际负荷数据为例,结合电池储能装置自身充放电特性,通过仿真对比了2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验证了考虑实际约束条件的功率差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削峰填谷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安留明  聂椿明  陈衡  徐钢  李季 《热力发电》2021,50(7):100-107
直接空冷机组的背压值主要依靠运行经验设置,导致机组经济性较差。通过合理方法找出不同工况下的最佳背压是提高机组经济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机组净功率的主要因素,基于某电厂600 MW直接空冷机组运行数据,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不同负荷段、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直接空冷机组的净功率-背压模型。通过模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机组净功率最大时所对应的背压,即最佳背压。研究发现:最佳背压随着环境温度、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优化背压大都小于实际背压,适当降低背压有利于增大机组净功率;机组在低负荷下使用最佳背压优化的净发电功率增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燃煤电站锅炉排放湿饱和烟气导致大量低温余热损失。无机陶瓷膜耐酸碱、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是回收烟气低温余热的理想材料。以无机陶瓷膜为核心开展烟气余热回收实验,分析了锅炉尾部低温烟气特征参数;以316 L不锈钢为比较对象,探讨了无机陶瓷膜在提高热回收功率及复合传热系数等方面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烟气余热回收以水分的汽化潜热回收为主,占比约为90%;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烟气余热回收能力更强;与循环水相比,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无机陶瓷膜烟气余热回收强化效果更加显著,强化系数高达9;增大烟气流量有助于提高热回收功率与复合传热系数;同时无机陶瓷膜还可以回收水质较高的冷凝水。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无机陶瓷膜应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一次能源和负荷成逆向分布,新能源基地集群通过特高压直流群外送,新能源高占比电网中风电和直流耦合关系复杂。首先,建立电网分析模型,研究风电和直流在电网频率、电压方面的耦合关系。其次,根据最大频率偏差耐受能力,计算风电和直流在频率方面的耦合关系。再次,根据直流闭锁故障后风电暂态过电压总脱网量约束,推导风电并网点的暂态压升,计算暂态压升和脱网量的关系,得到直流和风电在暂态过电压方面的耦合关系。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风电和直流呈负相关性。根据2020年西北电网青豫直流和近区风电并网功率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胡晓娟  周珊  陈铁 《电源学报》2021,19(5):102-107
针对故障干扰容易造成电网负荷损失的问题与负荷裕度较小且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双重故障模式的微型电网电压自愈控制系统等效处理微型电网运行模式。通过有向图路径矩阵及其关联矩阵确定供电路径计算传输功率,构建网络故障关联与拓扑矩阵然后对双重故障形成关联,实现负荷裕度损失较小的条件下进行微型电网电压自愈控制的目的。实验表明,故障检测过程中负荷裕度提升值较高且分布均匀,紧急负荷补偿能力较高,故障定位下的微型电网负荷性能得到提升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