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15篇
  免费   4184篇
  国内免费   3614篇
工业技术   68513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1583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1991篇
  2020年   1738篇
  2019年   1863篇
  2018年   1009篇
  2017年   1412篇
  2016年   1644篇
  2015年   2316篇
  2014年   4900篇
  2013年   3414篇
  2012年   4183篇
  2011年   4263篇
  2010年   3732篇
  2009年   4239篇
  2008年   6127篇
  2007年   4553篇
  2006年   3057篇
  2005年   3162篇
  2004年   2098篇
  2003年   1570篇
  2002年   1242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800篇
  1999年   632篇
  1998年   556篇
  1997年   525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05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s)中一个重要任务。现有的模型没有深入考虑相邻签到兴趣点之间的转移时空信息,无法对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长短时间偏好和远近距离偏好进行有效建模。本文通过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进行扩展,提出一个新的基于会话的时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esson-based spatial-tempor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ST-RNN)用于下一个兴趣点推荐。该模型通过设置时间转移矩阵和空间转移矩阵分别对用户的时间和空间偏好信息进行建模,综合考虑连续签到兴趣点的序列信息、时空信息以及用户偏好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通过在2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SST-RNN模型的推荐效果比主流的推荐模型有显著提升。在Foursquare和CA数据集上,ACC@5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6.38%和13.81%,MAP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0.72%和17.26%。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的多维时序异常数据检测分析方法,以对检测中表现为异常的数据进行溯源:对反映系统故障的数据和传感器质量问题的数据进行分类,进而识别出真正的系统故障,避免误检.首先根据相关关系构建时序相关图,再进一步归纳为时序相关环模型,通过在时序相关图上搜索并确定时序相关环的过程,提取时序相关环中的特征,得到时间序列相关性集合.进而利用时间序列相关性集合进行时序数据异常来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时序传感器数据对应的系统故障的几率.在真实的工业设备传感器序列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高维时序数据的异常检测任务上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从稳定性和效率上优于基于统计和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基准算法,时间序列的维度越高,该方法较基准算法的提升越明显.该方法通过对多维时序数据相关性知识的挖掘,既节约了计算成本,又实现了对多维异常数据来源的精准识别.  相似文献   
993.
信息过载造成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制约着基于评分数据的矩阵分解模型的推荐性能,融合评论文本的推荐模型能够有效缓解评分数据稀疏性.当前的推荐系统利用评论文本为用户和项目建模时,大多仅将用户对项目的评论作为数据来源,而忽视了时间信息对用户和项目属性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短文本层级注意力和时间信息的推荐方法(RHATR),该方法能够充分地挖掘评论文本潜在的语义信息,并为用户偏好和项目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建模.通过对单条评论文本应用单词级注意力,挖掘单条评论文本中情感词和关键词等有效信息,学习用户和项目表示;对含有时间因素的用户评论集和项目评论集分别应用评论级注意力,提取有效的评论,进一步学习用户偏好和项目特征动态表示.将从评论文本中学到的用户和项目表示以及基于ID的项目和用户嵌入作为最终特征,来捕获各用户和项目的潜在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当前基线方法在Amazon和Yelp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时间敏感网络可以为应用提供有界低时延的确定性传输服务,为异构的实时以太网提供更加统一通用的架构与标准,然而IEEE802.1 Qcc标准下的时间敏感网络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实现部署存在各种挑战。对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控制管理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叙述,从传输性能、可扩展性、技术融合3方面分析归纳了所面临的问题,并介绍控制管理机制在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的发展以及工业4.0浪潮的到来,工业边缘计算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依赖于工业云的传统工业计算方案让数据时延、数据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工业边缘计算场景中遇到的多计算任务与单计算资源受限之间的矛盾,基于多台边缘计算控制器(AECC)的部署,进行订单下发场景设计,对串行队列任务进行编排与子队列分配,完成任务优先级排列,提高了业务服务价值,并结合缓存机制在约束条件下,完成了任务计算时间优化,降低了设备能耗,得到了一种贴合工业任务订单场景的基于轮询时间的计算任务卸载优化方法。通过仿真,本文方法在优化目标上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氮肥污染对桂林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氨水(NH3·H2O)溶液对具有代表性的桂林雁山红黏土进行浸泡,考虑氨水质量分数(0,4.5%,9.0%,13.5%,18.0%)和养护时间(1,7,14 d)双因子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氨水污染对桂林雁山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水质量分数及养护时间的增加,桂林雁山红黏土的质量、含水率、相对密度和液塑限均增大,压缩模量减小,土体压缩性增强;碱-土作用是引起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其相互作用导致红黏土颗粒间的胶结物被溶解后又重新生成絮状物,使其原本稳定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黄登水电站RCCD(碾压混凝土坝)质量检查过程中取出的24.6 m的碾压混凝土芯样,分析总结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施工规范的修订情况、层间结合技术、温控防裂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对超长芯样与混凝土各项性能及其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析,认为超长芯样的取得与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和工作性、层间结合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抗裂性能和施工管理措施有着直接关系。说明黄登水电站RCCD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优良,配合比设计合理,拌合物质量均匀,混凝土工作性、层间结合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良好,温控防裂及施工管理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998.
掘进巷道爆破后排烟时间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掘进面爆破后排烟时间,推导掘进面炮烟运移规律公式,对排烟时间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得出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巷道出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0.827)风筒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0.738)风筒供风量(0.628)炮烟中CO初始体积分数(0.547).在归来庄金矿掘进巷道中进行炮烟监测试验,研究了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风筒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LO分别为10、15、20、25、30 m时,巷道出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LP分别为40、60、80、100、120 m的排烟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排烟时间随巷道出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增加而变长,两者拟合成线性关系;排烟时间随风筒口到掘进面迎头的距离增加而变长,成非线性增加;排烟系数c与LO拟合成线性关系,并推导出不同工况下排烟时间的计算式;在试验及相似巷道的5个工况下进行验证,相对误差为6.1%,3.8%,5.4%、8.8%,9.3%,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快递企业配送中心人员调配问题,提出了在服务于同类客户与不同类客户两种条件下,用时间序列季节系数法预测来件量,并分析快件处理和配送过程中的人员、车辆因素的方法.该方法对同类客户调整配送中心快件处理人员与分配人员的数量,以此达到极小化快件剩余量的目标,对不同类客户调整配送人员的数量,以此达到极小化配送中心成本的目标,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进行仿真试验,从而得到配送中心人员调配的最佳方式,以此指导企业合理运营.  相似文献   
1000.
完工时间和准确率是生产调度的两个重要属性,然而单属性优化算法只能完成单个属性的优化,无法动态平衡这些属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有向无环图的串归约优化算法。算法通过约束每个任务的活动区间并采用逆向迭代进行归约,达到每层选择最优服务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这两个属性的优化。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准确地得到一条完工时间和准确率相互平衡的优化路径,但其优化效率受限于完工截止期和任务数。最后,研究结论对生产调度多属性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