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37篇
  免费   9555篇
  国内免费   8457篇
工业技术   120049篇
  2024年   988篇
  2023年   3244篇
  2022年   3158篇
  2021年   3643篇
  2020年   3292篇
  2019年   3769篇
  2018年   2190篇
  2017年   2862篇
  2016年   3270篇
  2015年   3937篇
  2014年   6556篇
  2013年   5508篇
  2012年   6283篇
  2011年   6568篇
  2010年   5957篇
  2009年   6273篇
  2008年   6671篇
  2007年   6128篇
  2006年   5085篇
  2005年   4843篇
  2004年   4328篇
  2003年   3804篇
  2002年   2959篇
  2001年   2562篇
  2000年   2230篇
  1999年   1903篇
  1998年   1673篇
  1997年   1643篇
  1996年   1466篇
  1995年   1318篇
  1994年   1160篇
  1993年   965篇
  1992年   895篇
  1991年   868篇
  1990年   736篇
  1989年   858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针对某50型装载机零公里性能检测不达标问题展开分析,重点研究怠速偏高或偏低、怠速加载熄火、双失速工况牵引力偏大或偏小、最大牵引力偏大或偏小,以及最高转速偏大或偏小等问题,并从整机与柴油机配套设计计算和出厂检验控制等方面查找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改进方案可以大幅减少装载机零公里性能检测不达标问题,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究围岩受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与稳定性控制,以桑树坪二号井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一掘二采”期间大断面巷道围岩主应力差分布特征,结合现场试验,揭示大断面巷道围岩非均匀大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出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控制补强支护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一次回采和二次回采期间,巷道煤柱及煤壁两侧煤体峰值应力差分别为7.93MPa、12.96MPa,煤柱帮峰值应力远高于煤壁帮,两侧煤体呈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②与一次回采相比,二次回采期间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煤柱帮主应力增大11.46MPa,塑性区范围从4.5m增加至煤柱宽度,煤壁帮主应力差增加27.46MPa,塑性区增加1.5m,巷道围岩处于高强度剪应力状态,易引起大变形破坏|③基于大断面巷道两侧煤体非均匀变形破坏特征,针对性提出“一长一短”两种补强支护方案,现场试验后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电位法将镍铝水滑石、壳聚糖和碳纳米管一步电沉积在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对制备的Ni Al-LDHs/CS/CNTs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传感性能进行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展现出优秀的电催化性能。在优化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10μM-5.85m M,灵敏度为1.056 m A·m M-1cm-2,其最低检测限为1μM(三倍信噪比)。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平板集热器(倾角)变化对集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保证其结构参数不变,通过对5组不同倾角(0°、30°、45°、60°、75°)的数值模型进行非稳态模拟,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平板集热器不同倾角对集热器传热性能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多状态计算系统的容错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容错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定义的两级容错性能形式化描述框架进行系统描述,通过构造多值决策图(Multi-value Decision Diagram,MDD)模型对系统进行容错性能建模,并基于构造的模型高效地计算出部件故障的条件下计算系统在特定性能水平上运行的概率,减少了计算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的大小和构建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将对系统操作员或程序设计者具有重要意义,使其确保系统适合预期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基于稀疏表示的DOA估计方法已经被广泛提出,这些方法都需预设离散的网格点,而实际信号来波方向在空间域内具有随机性,任何来波方向都是等概率出现,很有可能信号的来波方向不在网格上,因而会存在网格误差,使DOA估计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为提高DOA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非网格的DOA估计模型。同时,为提高测向自由度,本文应用由两个均匀线阵组成的互质阵列,并且将两个均匀线阵平行放置在同一平面。通过将两均匀线阵的互协方差矩阵向量化成互协方差矢量,可得到一维虚拟扩展的接收数据矢量,并且在稀疏表示框架下应用相应的稀疏恢复算法恢复出跟DOA参数相关的向量,从该向量中得到唯一的并且自动配对的二维DOA估计参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DOA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5)
目的探讨贵阳市大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和局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贵阳市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小学的8~10岁小学生共530名进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呼气峰值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局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唾液溶菌酶)的测定。结果污染区8岁组小学生的FVC、EFV1.0低于相对清洁区(P<0.05);污染区9岁组小学生的FVC、PEF低于相对清洁区(P<0.05);污染区10岁组小学生的FVC、FEV1.0、MMEF、PEF、MVV低于相对清洁区(P<0.05);污染区9岁组小学生的唾液溶菌酶含量低于相对清洁区(P<0.05)。小学生肺功能指标与年龄、性别、身高呈密切正相关,局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与年龄呈密切正相关。结论大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和局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需注重大气污染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