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5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工业技术   18729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815篇
  2020年   979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1346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984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田伟杰 《煤矿安全》1998,29(8):11-12
本文介绍了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在炮放工作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72.
郭志兴 《爆破》1990,7(1):44-48
1 前言自从毫秒管问世以来,世界各国迅速把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应用到爆破拆除、露天开采、隧道工程、井巷掘进等施工作业中.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在煤矿炮采工作面应用甚少,使炮采爆破工艺十分落  相似文献   
973.
本文在参阅和总结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综放工作面可靠性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综放工作面可靠性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4.
枣庄市泉上煤矿是一座设计能力为30万t/a的地方国有煤矿,分三个水平,其中二水平主采12下煤层。12下煤层顶板岩性如图1。  相似文献   
975.
空顶距设计合理于否,是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维护状况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及生产能力。本文根据破碎顶板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了空顶距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提出空顶距的设计即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安全的设计思想,在破碎顶板下,应尽量减少空顶距,并从技术上提出了减少空顶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76.
以柴里煤矿360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确定了3606综采作业面采空区二维平面氧化带范围;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等比例物理模型,并通过CFD算法对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3606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维空间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进风巷侧氧化带范围为采空区深度26~52 m,采空区中部氧化带范围为采空区深度17~30 m,回风巷侧氧化带范围为采空区深度18~44 m。研究结果为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7.
根据软岩巷道地质及应力,变形状况确定支护方案的耦合支护理论,并以深部煤层巷道为工程实例,充分验证了理论的技术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8.
辅助运输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翟镇煤矿,采区顺槽大量采用沿空送巷和沿空留巷的单巷布置方式,掘进施工和回采面绝大多数采用小绞车接力或对拉接力运输,一条巷道使用小绞车多达7-8台,全矿使用小绞车多达70多台,占用设备多,运输环节多,辅助人员多,运输效率低,也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79.
以桑树坪二号井3307工作面局部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空区残留空洞理论公式和地表瞬变电磁采空区勘探技术预计采空区残余空间大小;利用工作面顶板“三带”发育规律和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确定冒落带高度,为浆体充填钻孔布置提供依据;开展井下浆体充填现场试验,在3307回风联巷中布置充填试验系统,3308进风顺槽内穿过煤柱向采空区打充填钻孔,试验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通过充填管路进行料浆充填。试验分析了影响充填因素,同时从料浆浓度、钻孔布置方式、钻孔直径和相关工艺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可为充分利用井下采空区开展充填工程,合理处理煤矿矸石等固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0.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评价回采工艺的多层次因素的模糊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实例评价了一个回采工作面工艺方面的最佳选择。本模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