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生物科学   5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假蜜环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稻草、稻糠、花生壳等农副产品进行发酵,并以无添加物的培养基发酵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农副产品的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及发酵完成后培养基中的多糖、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样有所提高。此外,还对假蜜环菌发酵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最适提取条件为:温度85℃,时间3.0h,料液比为1:4,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6%。  相似文献   
92.
荔枝蝽取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雨芳  古德祥 《昆虫学报》2000,43(2):152-158
在越冬前和产卵期,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在寄主植物-荔枝树的花枝、嫩枝和老枝上都有取食行为。但在这两个不同时期, 其取食行为有显著差异。在越冬前,只有50%~70%的成虫在各类枝条上取食;而处于产卵期的荔枝蝽成虫,在各类枝条上,100%积极取食,且其取食前时间显著短于越冬前在同类枝条上的取食前时间。同一时期在不同枝叶上,荔枝蝽的取食行为也有显著差异。被置于嫩枝叶和花枝上的成虫取食前时间明显短于被置于老枝叶上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两个时期的成虫都明显地选择在花枝和嫩枝上取食。经分析测定:在不同生长时期,荔枝树的花枝和嫩枝的含水量与含氮量均较老枝叶中的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组织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3.
吴金美  吴祥甫 《病毒学报》2000,16(3):247-251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在细胞质中合成其囊膜蛋白,但在细胞核内组装并包埋病毒粒子,这些蛋白的核定向转运机制是人们甚感兴趣的课题。以AcMNPV多角体衍生型病毒ODV(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的一种囊膜蛋白ODV-E18为对象,通过E18与一个标记短肽F  相似文献   
94.
报告了寄生于蕨类植物上的枝孢属Cladosporium二新种扇蕨枝孢C.Neocheiropteridis和巢蕨枝孢C. neottopteridis.新种提供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95.
破伤风毒素C部分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R方法从破伤风杆菌基因组DNA上坟增出破伤风毒素C部分(tetanus toxin fragment C,TTC),经测序其基因片段由1356bp组成,可编码45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力BL219DE3)中表达,其表达量占可溶性总蛋白质的8.2%;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TTC基因(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F15482)表  相似文献   
96.
人PSP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S)在昆早细胞Tn-5B1-4中高效表达了人persephin(PSP),SDS-PAGE分析表达量占细胞可深性蛋白质的20%左右,表达产物经Ni^2+-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85%以上。活性研究表明,昆早细胞表达的PSP蛋白能显著促进脊髓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和拟稻虱缨小蜂 A. paranilaparvatae 在水稻移栽后第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在第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同在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28种/天和0.21种/天。晚稻生长期,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均在水稻移植后第1天进田,至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12种/天和0.04种/天。维持阶段综防区群落较非综防区稳定。群落重建和维持受温度、种库中卵寄生蜂种类和数量、种库距稻田的远近、稻田中害虫种类和数量以及害虫防治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新侵入害虫蔗扁蛾生活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外来害虫。在温度25.71±2.71℃和相对湿度(74.95±5.02)%的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66~135天,全年约可发生4代。幼虫期是历史时最长的虫态,需要37~75天,共7龄,是该虫的为害虫期。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需要一定的空间,产卵量为253.05±65.18 (n=20) 。  相似文献   
99.
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中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卵期寄生蜂的结构和动态。该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6个属、共19种卵寄生蜂组成。其中,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长管稻虱缨小蜂A. longitubulosus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它们对控制褐飞虱种群卵期的存活率起主要作用。6个属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对稳定,但不同物种包括优势种类在群落中的地位并不稳定。早、晚稻前期,群落的寄生蜂数量与稻田褐飞虱数量正相关;中期,寄生蜂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后期,其数量先上升,然后急剧下降。水稻生长前、中和后期,寄生蜂对褐飞虱卵的平均寄生率分别约为76%,70%和50%。  相似文献   
100.
蚕豆萎蔫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蚕豆萎蔫病毒(BBW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6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BBW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腹水ELISA滴度为1:320000~1:640000,各单抗抗体类型均为IgG1。6株单抗与BBWV不同分离物均有反应,而与其它植物病毒无交叉反应。经Westernblot印迹分析表明,此6株单克隆抗体均是针对BBWV447kD的外壳蛋白大亚基的特异性抗体。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获得BBWV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