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生物科学   3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发菜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的分布情况和发菜产地的植被类型与地貌特征。记述了当地蒙古族群众对发菜认识与利用的历史,以及最近20多年大规模采搂史的全过程。根据对产地实地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发菜生长的必须条件是稳定的表层粘土,发菜生物量的限制条件是降水,并就采搂发菜对于草场的利与弊,发菜产地萎缩的主要原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发菜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82.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叶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经筛选、繁殖后,将来源相同、状态较为一致的淡黄色愈伤组织转移至O型或E型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利用该体系,对两条离体再生途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拟分生组织和胚性细胞形成之前,RNA合成首先被激活,随后DNA、蛋白质合成加速;而球形胚形成期间,先是DNA合成的加快,接着RNA、蛋白质的合成高峰出现,在不定芽形成期间却正好相反;(2)可溶性蛋白组分发生规律性变化;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启动阶段都有-153.6kD多肽出现,一些多肽分子在分化早期逐渐消失,而随芽原基或球形胚的形成又重新合成;与形态发生相对应,两种再生体系都有作为各自分子标记的特异多肽(84.9kD、46.3kD和44kD、36.2kD)的表达。此外,还对两种离体再生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粉红粘帚霉对名贵药用植物金线莲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为了从物质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促生机理 ,对该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该菌的菌丝体中共分离到 5个化合物 ,通过结构解析 ,确定它们是 :化合物 1 ,6 ,2 2 二烯 3 羟基 5 ,8 过氧麦角甾 ;2 ,麦角甾醇 ;3 ,阿拉伯糖醇 ;4,甘露醇 ;另外一个化合物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相似文献   
84.
利用 3个致病性不同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 ,对由Lemont/特青培育的 31 5个F10 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抗性基因 (QTL)RFLP分析 .共发现 1个主基因、1 0个QTL及 9对互作位点与白叶枯病菌抗性有关 .其中 ,主基因Xa4定位于第 1 1染色体上 .Xa4对CR4和CX0 8表现显性主基因遗传 ,但对CR6则表现为一个主要的加性QTL的作用 .主基因小种专化性明显大于QTL .QTL之间以及QTL与主基因之间效应累加 ,共同提供抗病性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感病亲本中 ,亦存在抗性QTL .因此 ,来源不同的中抗材料可能是水平抗性的良好基因源 .研究还表明 ,所定位的QTL与其他研究发现的抗不同病原菌的基因 (QTL)处于相近的染色体位置 ,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同一抗性基因族的成员 .  相似文献   
85.
小麦幼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2,4-D的浓度及诱导时间的长短影响出愈率和早期体胚的形成,6-BA0.25mg/L或KT0.5mg/L抑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胚性能力较强外植体的内源激素含量较高,同时分化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的ABA、IAA含量高于非胚性意伤组织,而GA3含量则低于非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6.
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NAA1.0mg/L 6=BA2.0mg/L的MS培养基上,在培养10天前可产生大量单细胞到多细胞胚性细胞团,培养10至15天,逐渐形成大量球形胚,利用这样一个实验体系,在培养0,1,2,3和4天后加入放线菌素D(AMD,20ug/ml)和环己亚胺(CHM,20ug/ml),继续培养至第6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和观察胚性细胞团的形成情况;培养6和10天后加入同样浓度的AMD和CHM,继续培养至第15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及观察球形胚形成情况,结果表明:(1)培养0,1,2,3和4天加入AMD的分别抑制胚性细胞团的100%,63%和45%,加入CHM的抑制100%,85%和75%,培养6和10天后加入CHM抑制球形胚的100%和75%;(2)DNA,RNA和蛋白质在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时出现两个峰值,其中RNA变化剧烈,最早出现峰值,AMD和CHM分别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对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过程中顺序表达。AMD和CHM分别在转录和转泽水平上对其进行规律性抑制,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伊贝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7.
摘要 目的:研究车前草提取物(PW)的抗氧化性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分析并测定PW中发挥抗氧化的主要成分。方法:随机选取18只SD 雄性大鼠分为3组:CONT组、HPH组、HPH+PW组。CONT组和HPH组予生理盐水灌胃,HPH+PW组予车前草提取物灌胃,连续灌胃4周,测定大鼠肺动脉压力(mPAP),肺功能相关指标(0.4 sFEV、FVC、 0.4sFEV/FVC、MMEF)后处死。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SOD、CAT、LDH、MDA含量。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PW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PW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HPH组与PW组相比,mPAP显著升高(**P<0.01),0.4 sFEV、FVC、0.4sFEV/FVC、MMEF显著降低(**P<0.01),HPH+PW可逆转上述趋势。HPH组与Cont组相比,SOD、CAT显著降低(**P<0.01),LDH、MDA显著升高(**P<0.01),HPH+PW可逆转上述趋势。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并鉴定出PW中含有车前子苷、高车前苷、β-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葡萄糖8种有效成分,其中桃叶珊瑚苷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最强。结论:PW可提高HPH大鼠抗氧化酶含量,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功能;PW有效成分中桃叶珊瑚苷(AU)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8.
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八五”国家稻种资源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500余份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具有各类特殊性状的优异稻种资源,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抗病虫性及抗逆性等类型,并重点简述65个优良品种或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以供利用。  相似文献   
89.
棉花红铃虫信息干扰素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应用化学农药杀死初孵幼虫 ,以控制其为害。日本信越公司开发的红铃虫专用性信息干扰素(PB-ROPE)是通过化学物质的挥发气体 ,干扰红铃虫的性信息 ,使之迷向而不能正常交配 ,因而不能产出有效的卵 ,以达到防治红铃虫目的。我国上海昆虫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对此进行过研究 ,但只是利用性引诱作用 ,诱杀害虫。 1 995~ 1 996年作者在新洲县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总面积达 5 3 3 hm2 。两年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棉花红铃虫信息干扰素对棉红铃虫具…  相似文献   
90.
高浓度CO2培养条件下极大螺旋藻光抑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极大螺旋藻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培养对螺旋藻光抑制和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光抑制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高浓度CO2比低浓度CO2培养程度小,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培养的极大螺旋藻,虽然在强光下也表现出光抑制,但与低浓度CO2相比,光合速率下降得较慢。这种现象在强光与弱光培养均存在,但强光培养时更明显。光抑制后的恢复实验表明,不同CO2浓度培养的极大螺旋藻,光系统光化学活性(Fv/Fm)在弱光下恢复较好,高光强、高浓度CO2培养的藻,恢复速度稍快;而在黑暗中,几乎没有恢复;在弱光和含氯霉素的条件下Fv/Fm均下降。由此可见,高CO2浓度可减轻极大螺旋藻的光抑制,但对其光抑制后的恢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