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6篇
生物科学   6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是一组结构毒力相似、血清型不同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平均分子质量为26~30 kD,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纯品,首先合成了SEA、SEB、SEC、SED和SEE的基因序列,然后构建了5种肠毒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入BL21(DE3)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5种肠毒素蛋白均被成功表达,并且在较低的诱导温度(16 ℃)获得一定量的可溶性蛋白。成功制备了5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可溶性蛋白,为今后更好地解决因SEs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2.
周蓬蓬  任涛 《生物学杂志》1999,16(2):34-34,28
借助于微机热源测温仪,对具有不同体温的两组实验兔在注射相同药品后的热源升温进行了测试,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最佳的兔体温在38℃ ̄39℃之间。  相似文献   
623.
银杏发展态势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 L.)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通过综合国内有关资料。从银杏的适应能力、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详尽阐述了近几年银杏栽培迅猛发展之原因,指明其发展趋势,给人们在今后的银杏栽培及开发利用方面以启迪。  相似文献   
624.
625.
中国部分昆虫上的镰刀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逢彦  陈庆涛 《真菌学报》1991,10(2):120-128
  相似文献   
626.
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和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病毒室共同协作,首次用国内分离出的毒株建立了肾综合证出血热(HFRS)病毒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该法首先将国内各代表毒株和朝鲜出血热(KHF)病毒76/118株适应于乳鼠,在此基础上,参照汤一苇等报导的方法加以简化,从感染乳鼠脑中制备血凝素。对国内主要代表毒株血凝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27.
628.
以普通小麦为遗传背景,分别附加了天蓝冰草1个染色体组中的1条染色体的7个异附加系为材料,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各异附加系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同工酶酶谱带分析,找到了5个异附加系的特征谱带。通过异附加系间的酶谱带差异比较,可将所有异附加系鉴别出来。为今后鉴别异附加系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9.
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功能潜力,但游离的微生物生产成本较高、作用效率较低、环境耐受性较差及可回收率较低,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上述性质且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固定化方法有多种,以吸附为基础的联合固定取得较显著成果,提高载体材料对微生物的吸附量及吸附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发高效、耐用、低廉的载体材料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综述了天然生物质材料固定微生物并用于环境治理的应用现状。对基于生物质材料的载体改性优化及菌丝球替代载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强调未来通过化学工程与基因工程相结合的策略调控微生物固定化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