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生物科学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whiteheadi亚种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jabouillei亚种的生境选择。利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东北部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生境因子对同域分布的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白鹇偏好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红原鸡偏好次生林和低地雨林;白鹇分布的海拔、坡向较均匀;红原鸡分布海拔呈单峰,旱季分布海拔峰值575.8 m,雨季分布海拔峰值497.7 m,偏好阳坡;白鹇坡度选择呈双峰型,旱季其选择坡度峰值为19.7°和34.5°,雨季峰值为20.1°和34.3°;红原鸡旱季选择坡度呈单峰,峰值35.7°,雨季呈双峰,峰值12.5°和35.1°;白鹇和红原鸡二者温度选择均呈单峰型,旱季二者峰值均为20.3 ℃,雨季白鹇峰值为22.2 ℃,红原鸡峰值为26.1 ℃。两物种海拔的生态位重叠度最低,旱季和雨季,二者海拔因子上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0.375 1和0.353 2,温度和坡向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环境适应性优于红原鸡,二者主要通过对海拔的选择来实现生态位分化,其他环境因子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82.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大鼠心肌线粒体内、外膜磷脂动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们以DPH为荧光探针.用毫微秒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大鼠心肌线粒体及线粒体内、外膜的动态微细结构;用HPLC分析了磷脂组成.实验结果提示.完整线粒体膜流动性主要反映了线粒体外膜的运动状态.线粒体内膜微粘度及磷脂分子摇动角大于外膜,扩散速率小于外膜.除去了蛋白质的线粒体内、外膜磷脂脂质体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提示线粒体内膜的高微粘度与膜中所含有的多量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4.
用毫微秒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精制兔骨骼肌肌质网钙泵的分子内微细结构及周围磷脂对分子内运动状态的影响.磷脂酰胆碱的置换,导致钙泵脂酶体膜微粘度下降,磷脂分子运动增强,膜流动性增加.di(20:4)PC置换基本未改变钙泵分子内磷酸化微区(Domain)的运动状态.短链磷脂置换使钙泵酸化微区运动加速.结果提示,磷脂分子的平均链长是影响钙泵酸化微区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不饱和度对分子内运动几无影响.  相似文献   
85.
用毫微秒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精制兔骨骼肌肌质网钙泵的分子内微细结构及周围磷脂对分子内运动状态的影响.磷脂酰胆碱的置换,导致钙泵脂酶体膜微粘度下降,磷脂分子运动增强,膜流动性增加.di(20:4)PC置换基本未改变钙泵分子内磷酸化微区(Domain)的运动状态.短链磷脂置换使钙泵酸化微区运动加速.结果提示,磷脂分子的平均链长是影响钙泵酸化微区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不饱和度对分子内运动几无影响.  相似文献   
86.
从卧龙独活(Heracleum wolongense)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虎耳草素(Pimpinellin)(1),异佛手柑内酯(isobergapten)(2),6-甲氧基当归素(sphondin)(3),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4),falcarindiol(5)及硬脂酸(stear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  相似文献   
87.
小玉竹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玉竹Polygonatum humile Fisch.ex Maxim.的花药四室.绒毡层腺质型,发育后期出现双核至多核。小孢子四分体左右对称型,偶见四面体型,胞质分裂连续型。成熟花粉具2细胞。子房3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胚囊发育为葱型。受精后,子房壁和外珠被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胚发育类似于紫菀型,基细胞有时纵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胚乳核型。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本文提出了黄精属的胚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黄精族的概念以及属间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俯卧前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伞形科植物俯卧前胡(Peucedanum decumbens Maxiam)的根中分离鉴定了13个成分,其中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经各项光谱测定,确定其结构为:顺式-2′-(1″-甲基,1″-千里光酰氧基-乙基)-3′-羟基-线型二氢呋喃香豆素,命名为俯卧前胡素(decumbensol)。  相似文献   
89.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专性宿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组装是其特有的过程。不同类型病毒之组装的机制有很大差异,目前对双链DNA(dsDNA)病毒的组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位点特异性组装和满头组装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组装与其基因组编码的末端酶有关。该文介绍末端酶介导的dsDNA病毒组装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90.
羊毛硫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硫抗生素(lantibiotics)是一类独特的肽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含有罕见的羊毛硫氨酸和甲基羊毛硫氨酸。羊毛硫抗生素前体肽需经过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转运、引导肽切除等加工后才能形成具有活性的抗生素,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对羊毛硫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分类、生物合成、发挥生物活性时的作用方式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