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生物科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菌株B10对食用菌木霉病的拮抗作用及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用菌实际生产中发现1株对栽培袋中致病菌木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命名为B10,通过菌体拮抗试验、发酵上清液拮抗试验,结果表明B10对木霉29菌体拮抗抑菌圈32.3 mm,拮抗带宽达到24.3mm。36 h发酵上清液对木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25.22 mm,最大拮抗带宽16.85 mm,抑制现象明显。对B10做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结果为死谷芽胞杆菌。本研究为今后芽胞杆菌在食用菌产业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选育链霉菌11371的高产Tetramycin菌株,摸索该菌株的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结果表明,链霉菌11371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丝生长培养液中甘氨酸浓度为0.7%,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2h,溶菌酶浓度为3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为90min。最佳再生培养基为R2YE培养基。  相似文献   
33.
为消除链霉菌11371内源性质粒对pIJ702的限制,以提高pIJ702转化率,确定11371基因工程宿主菌。采用种内接合转移的方法对链霉菌11371衍生菌U3和P2、P5、P7进行内源性质粒的消除。获得接合转移子U3-P7-6,具有转化外源质粒的能力,转化率为17~20个/100个菌,为链霉菌11371转化体系构建、克隆基因结构、功能鉴定和基因定位等研究提供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4.
对提取维生素B12后的费氏丙酸杆菌废菌体进行水解处理,考察以菌体水解液作为N源用于丙酸发酵的可行性.利用正交设计得到了提取维生素B12后的废菌体水解优化条件.基于此,构建利用植物纤维床反应器固定化生产丙酸联产维生素B12的低成本绿色循环工艺.结果表明:在4.5L的发酵体系中,单批次总糖质量浓度为200 g/L,发酵进行了5批次共1192h,丙酸生成总量为2 328.75 g,单批次丙酸质量浓度103.50 g/L,丙酸生产效率达0.43 g/(L·h),干菌质量浓度达到19.52 g/L.将菌体注入微好氧发酵罐中发酵获得112.8 mg/L维生素B12.  相似文献   
35.
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转化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本实验室保藏的E.coli DH5α,对该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化效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确立了一个能制备高转化率感受态细胞的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转化率有很大变化;得到了E.coil DH5α菌株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橘园常用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成螨的致死效应,弄清巴氏新小绥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对柑橘园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生态适合度变化,为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的田间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对巴氏新小绥螨进行致死效应和交互抗性测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成螨致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的致死率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62%和92.57%;巴氏新小绥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螺螨酯、噻虫嗪、乙螨唑、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存在显著交互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7.56、10.32、11.45、19.10和45.89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甲氰菊酯抗性的获得使其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对捕食量和孵化率影响不显著。哒螨灵、丁氟螨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卵的孵化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常用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卵的孵化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甲氰菊酯抗性获得使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园常用药剂表现不同水平的交互抗性;甲氰菊酯抗性获得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繁殖及捕食均无显著影响,可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提取不吸水链霉茵基因组DNA的冻融法、微波法和溶茵酶破壁法等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溶茵酶破壁法所提取的不吸水链霉茵基因组DNA可直接用于PCR扩增.这为今后不吸水链霉菌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从能流着手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量化分析,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简要回顾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研究的历史和进展。着重讨论了能值分析方法对传统能量分析方法的新发展,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其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能值分析方法用生产某种能量或物质所直接或间接耗用的太阳能值量来衡量该能量或物质的价值,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算法上都是原有能量分析方法的新发展.发展到能值分析阶段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方法亦存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如能值转换率的计算过于繁复,能值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及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缺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能值最大功率的明晰化、能值分析与能量及耗散分析的结合、与物质分析及景观结构分析的结合等研究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的几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陈飞  刘方  白晓永  吴路华  陈祖拥  王金凤 《生态学报》2022,42(24):10201-10213
喀斯特地区特殊地质背景造就复杂破碎的地形发育出多样的微地貌,这使得清晰地认识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异质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困难。基于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实验测试的结果数据,引入混合效应模型评估方法结合变异系数,分别从全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有效态(活性有机碳、碱解氮及速效磷)两方面,揭示不同微地貌类型下土壤碳氮磷空间异质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不同微地貌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对碳氮磷比值的耦合解释度为:土面(91.09%)>石沟(91.02%)>石坑(84.63%)>石洞(80.17%)>石缝(73.20%),土面的空间异质性最低而石缝最高。(2)有效态方面,活性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对碳氮磷比值的耦合解释度特征为:石缝(84%)>石洞(58.15%)>土面(47.80%)>石坑(44.06%)>石沟(32.18%),说明石缝微地貌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碱解氮及速效磷空间异质性最低。(3)不同微地貌类型下土壤全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异系数差异均在50%以上(C/N 80%、C/P 53.57%、N/P 69.33...  相似文献   
40.
昆虫均为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和成虫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资源需求。研究昆虫在幼虫和成虫阶段的生态位和适合度,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昆虫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的认识。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和伊米果蝇(D.immigrans)是全球广布的两种果蝇,它们常常发生在相同的季节,且均在腐烂的水果上产卵,幼虫寄生在其中完成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转瓶实验评估了这两种果蝇在连续竞争过程中的内禀增长率和种内与种间竞争系数,并进一步检验了它们的成虫对产卵场所,以及幼虫对食物的竞争强度,据此计算了两个物种在成虫和幼虫阶段的生态位分化与适合度差异,在当代物种共存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两种果蝇共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连续饲养过程中,黑腹果蝇表现出更高的适合度,大概率会竞争排斥掉伊米果蝇。具体而言,两种果蝇在幼虫和成虫期均有极大的生态位重叠,虽然伊米果蝇成虫对产卵场所有着更高的利用率,黑腹果蝇的幼虫在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有着更高的利用率,但两种果蝇在成虫、幼虫阶段竞争的结果更多地取决于谁先占据资源。本研究表明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资源利用率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们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