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生物科学   10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设计可以引发特定mRNA进行转录的特异引物,采用了一种新的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检测mRNA,这种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是把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进行有机结合的结果,其实用性能和关键步骤都已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只要设立合适的对照原位反转录方法,检测mRNA的灵敏度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用这种方法对一个属于AGL2亚组的水稻(Oryza sativa L.)的MADS-盒基因M79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从营养到生殖的各个发育阶段,M79均有表达,与平行进行的传统原位杂交的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相对而言,原位反转录法耗时短、容易操作,可以成为一种可靠的原位定位mRNA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22.
23.
光敏色素与光调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信息及环境信息的调控,遗传信息规定了个体发育的潜在模式,但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环境信息。光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不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而且触发植物形态变化、质体分化、新陈代谢等重要反应(统称为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至少与四个不同类型光受体相关:光敏色素、蓝光受体、UV-A受体、UV-B受体,其中研究最深入的当属光敏色素。自1983年Vierstra和Quail分离到完整的光敏色素蛋白质以来,科学家相继对光敏色素的分子种类、生物合成与调控及生理机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时至今日,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从光敏色素感受光刺激到基因在细胞核中表达,再到光形态建成的整个信号传递途径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许多与光敏色素调节有关的顺式因子及相应的DNA结合蛋白也已被确定。功能研究发现,没有哪一个反式作用因子在光调节的表达中单独起作用,可见光敏色素调控的基因表达是相当复杂的。本文拟就光敏色素分子、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光敏色素所激活的信号传递途径及光敏色素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从87株细菌中筛选取得L-天门冬酰胺酶的高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S 1.357)。采用7.5—10%玉米浆培养基(pH7.0一7.5),于37℃振荡培养8小时,可获得高活力的L一天门冬酰胺酶(4.6单位/毫升)。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葡萄糖不利于L-天门酰胺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6.
用硫酸铵盐折,酒精分级沉淀,酸处理和DEAE纤维素层析等方法,从大肠杆菌AS 1.357的无细胞提取液中提纯L天门冬酰胺酶近90倍,比活力达200单位/毫克蛋白质以上,总收率约18%。用葡聚糖凝赕G-100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约为144500,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为pH4.6,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55℃左右,酶的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值在水溶液中为278毫微米,在0.1NNaOH溶液中为290毫微米,提纯各段均不含无抗癌活力的EC一1组份。酶的冷冻干燥制品在低温下保存一年未见任何酶活力损失。  相似文献   
27.
生物技术是1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技术、新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所有的生物技术领域中,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有关作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被认为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技术之一,将在下一世纪出现的“绿色革命”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有植物基因的操作,植物细胞和植物组织的培养,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鱼类、家畜家禽的获得等。农作物生物技术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蛋白质含量,改良氨基酸组成,提高作物抗逆境、细菌、真菌和病毒病以及抗虫  相似文献   
28.
DNA测序技术又一个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微小毛霉凝乳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微小毛霉(Mucor pusillus)凝乳酶经乙醇分步沉淀、CM-纤维素、DEAE-Scphadex A-25和Scpha rose 2B柱层析提纯后,酶的比活由296提高到3429u/mg,蛋白质收率为17.9%。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扩散法证明酶的纯度达到均一。酶的分子量为41800道尔顿。酶对血红蛋白的Km值为0·0lgmmol/Lo酶的等电点为pH4.3。对酶的氨基酸组成和含糖量也进行了测定。酶的化学修饰表明:酪氢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以及巯基与酶的活性无关,天冬氨酸的羧基是酶的必需基团,故此酶是一种典型的天冬氮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30.
水稻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钙调蛋白(Calmodulin)是生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通过其与靶酶的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我们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cDNA第一条链为模板,参考大麦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合成5’端和3’端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合成了完整的水稻钙调蛋白cDNA,克隆并测定其序列。结果表明,光敏核不育水稻的钙调蛋白基因由450个桉苷酸组成,共编码148个氨基酸,且与迄今为止在植物领域里发表的大麦及苜蓿的钙调蛋白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在核苷酸序列上与大麦有90%的同源性,与苜蓿有86%的同源性,其编码的148个氨基酸与大麦和苜蓿的差异分别只有1个。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克隆水稻的钙调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