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生物科学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木薯华南8号组培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晶晶  朱文丽  陈松笔 《广西植物》2016,36(12):1460-1467
以NaCl胁迫生长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华南8号(SC8)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20、35、50 mmol·L-1及R50 mmol·L-1)NaCl处理对SC8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过氧化氢(H2 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mol·L-1的NaCl胁迫60 d对SC8组培苗的生长基本无影响;≥35 mmol·L-1的NaCl胁迫60 d抑制了SC8组培苗的生长,但高浓度(50 mmol·L-1)胁迫30 d后正常培养30 d,可以使SC8组培苗的长势得到恢复.叶绿素和MDA含量在≤35 mmol·L-1 NaCl处理下较对照出现积累现象,随NaCl浓度升高(≥50 mmol·L-1)含量开始下降;与对照相比,H2 O2含量在NaCl胁迫下未出现积累现象.NaCl胁迫下,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较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SOD、CAT和APX活性开始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50 mmol·L-1NaCl胁迫下,SOD、CAT、POD和AP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出现上升现象.这说明短时间的盐胁迫不会对木薯造成致死伤害,可以通过调节生理指标的活性来提高木薯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木薯叶片光合效率对块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花叶木薯变种(低产种质)和栽培种ZM-Seaside(高产种质)光合作用能力的差异,揭示其鲜薯产量差异原因,为选育高产木薯品种提供基础数据。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表明栽培种ZM-Seaside和花叶木薯变种叶片Cs、Ci和Tr没有显著差异,但ZM-Seaside的Pn显著高于花叶木薯变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叶片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显示ZM-Seaside叶片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Rubisco、OEC和PRXQ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花叶木薯变种;采用苯酚法提取叶片全蛋白质,并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及Delta2D软件确定差异蛋白质点,以花叶木薯为对照,在ZM-Seaside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上得到20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上调表达15个,下调表达5个;通过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合KEGG数据库将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成功鉴定到其中16个涉及光合作用、碳和能量代谢、分子伴侣、结构蛋白、保护蛋白、解毒和抗氧化及未知功能蛋白质;利用String在线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推测Ribulose-5-phosphate-3-epimerase和chloroplast latex aldolase-like protein是影响木薯叶片光合效率的关键蛋白质,由于它们的上调表达,对木薯块根产量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裂隙灯     
裂隙灯是一种双目显微镜,可立体清晰地检查眼的结构。眼科医生应用裂隙灯可常规地或急诊情况下进行眼的检查,监护正常的眼保健,诊断和鉴别各种眼病,配上接触镜有助于眼科手术和眼的照相。裂隙灯对评价角膜损伤、眼前段病理学和异物特别有用。一些附件如扁平角膜压力计、成像装置、各种  相似文献   
54.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N6-1,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菌株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摇床转速120 r/min、初始pH 8.5,分别以NaNO2和乙酸钠为唯一氮源和碳源时,最适碳氮比为12;初始NaNO2浓度为2g/L时,培养20 h后NO2- -N全部被还原,平均还原速率可达20.3 mg/L·h;1.5%NaCl和1%蛋白胨对其亚硝酸盐还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10 L发酵罐培养24 h后菌体浓度高达1.2×1011 CFU/mL.  相似文献   
55.
土壤细菌DNA提取及多样性分析的T-RFLP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高质量的土壤总DNA是土壤细菌生态学的关键步骤之一.实验通过综合应用两个试剂盒(Soilmaster kit和DNA IQTM系统)的优点进行土壤样品总DNA的提取,结果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稳定的土壤DNA提取方法.另外尝试将16S rDNA序列和T-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1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引入土壤细菌DNA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中,证明T-RFLP是一种有力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6.
陈松  黄秀林 《遗传学报》1999,26(6):598-603
用等位基因特异MVR-PCR技术能够对小卫星区域MS31A(D7S21位点)位基因结构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100名中国人无关个体MD31A5’端侧翼DNA多态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其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单倍体型的分布,结果表明81.8%的 DNA样品能够用等位基因特异MVR-PCR分析。  相似文献   
57.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和生物质能源作物,其块根淀粉含量高达25%~28%,淀粉积累主要在块根发育的膨大期,影响淀粉积累的代谢通路包括糖代谢和淀粉代谢,而连接这两个代谢通路的主要物质是葡萄糖-6-磷酸,通过葡萄糖-6-磷酸/磷酸转运体(glucose-6-phosphate/phosphate translocator,GPT)转运葡萄糖-6-磷酸进入块根淀粉体合成淀粉。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木薯、麻风树、蓖麻、胡杨林、可可、拟南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豆的GPT为研究对象,对其核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导肽、跨膜拓扑结构、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的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GPT在不同植物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基本一致,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是其重要的结构元件,含有叶绿体转运肽,无线粒体目标肽,整条肽链表现为疏水性,主要存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上。利用qRT-PCR对木薯膨大期GPT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表明GPT对木薯块根膨大期淀粉累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对于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众多微生物而言,群体感应系统是细菌表达毒力因子的重要调节子.Las和Rhl是群体感应两个主要组成部分.Las和Rhl分别受自诱导剂N-3-氧化十二烷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3-oxo-C12-HSL)和N-丁酰-L-高丝氨酸内酯(C4-HSL)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进展显示群体感应分子尤其是3-oxo-C12-HSL具有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能力.本实验展示了3-oxo-C12-HSL可以诱导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的凋亡和吞噬作用.把合成的3-oxo-C12-HSL加入RAW264.7细胞培养基中,发现细胞生活力以一种依赖于3-oxo-C12-HSL的浓度(6.25 to 100 μmol/L)和培养时间(2 to 24 h)的方式逐渐丢失.同样,我们观察到3-oxo-C12-HSL的细胞毒活性,用3-oxo-C12-HSL处理的细胞出现细胞形态上的改变,这一改变表明3-oxo-C12-HSL处理的细胞加速凋亡,这一点同时也被其他多个标准(caspases3、8和9,线粒体膜电位,磷脂酰丝氨酸的表达)所证实.中性红吞饮实验证明,3-oxo-C12-HSL会显著地减小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P < 0.05).同时,高浓度的3-oxo-C12-HSL会降低RAW264.7细胞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作用(P < 0.001).这些数据表明3-oxo-C12-HSL能特异性地促进细胞凋亡的诱导和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减小.这可能和3-oxo-C12-HSL诱导的细胞毒性有关.最终我们的实验数据证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3-oxo-C12-HSL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致病机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9.
油菜3个栽培种发芽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是培育耐盐油菜品种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室内分别采用3种盐(NaCl)浓度(86 mmol/L、170 mmol/L、256 mmol/L)对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白菜型油菜(B.rapa)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等3个栽培种的203份种质资源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盐胁迫对各栽培种的发芽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白菜型油菜表现最好,甘蓝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最差。基于发芽率筛选出14份优异种质。进一步利用梯度浓度盐(NaCl)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发现各栽培种发芽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符合Boltzmann曲线,但白菜型油菜下降最为缓慢。通过比较盐胁迫下各栽培种6个性状值(胚轴长、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总叶绿素含量和电导率)后发现,白菜型油菜发芽期耐盐性优于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对170 mmol/L NaCl胁迫下14份种质各性状值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白菜型油菜Br2、甘蓝型油菜Bn1和Bn3为最耐盐种质,可用于耐盐油菜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60.
抗咪唑啉酮油菜种质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喷施豆施乐除草剂的大豆试验田,发现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自生油菜突变株,经连续3年自交纯合和抗性鉴定,该突变体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浓度是除草剂有效杀草浓度的2倍以上,抗性性状稳定、抗性效应明显。该材料的发现对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新基因,选育不受环境释放限制的油菜新品种,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