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生物科学   34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甘蓝夜蛾 Barathra brassicae (Linnaeus)在我省为害甜菜,严重时使甜菜减产10—20%,块根中含糖量减少0.8—1.0度。我们从1973年以来共同协作,在哈尔滨、富裕、安达、双城等县,于每年7月末、8月初在甜菜地发生第二代甘蓝夜蛾产卵期间,进行了赤眼蜂防治的研究,五年来无论是小面积试验或大面积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2.
<正> 肠道传染病在苏联登记的所有传染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痢疾、埃希氏杆病和其他急性腹泻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肝炎BoTkNH病)发病率处于较高的状态。只有伤寒和副伤寒甲、乙的发病率规律地下降,而在多数城市中,这些疾病以散发性病例的形式出现。 为么什予防伤寒获得较大的成就,且其发病率处于完全良好的趋势,而在痢疾、沙门氏菌病及传染性肝炎发病率方面,虽然传染源的传播机制相同(粪便经口腔感染),为何发病率截然不同呢? 按照我们的见解:痢疾通过粪便经口腔传播感染的机制比伤寒容易。这是因为第一:痢疾病人出现腹泻,存在广泛污染周围环境的可能性;其次是因为40%的痢疾病人是幼龄儿童,这些病人成为周围环境的传染源是极其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3.
本实驗采用2只正常狗,2只腎型和2只神經源型高血压狗研究了利血平、中国蘿芙木总硷和双氫氯噻嗪对血压反应的影响。在給药前、給药第5—10天及停药后血压恢复到正常时,各測去甲腎上腺素升压反应及乙酰甲胆硷降压反应两次,同时观察脉搏变化。結果表明,利血平使去甲腎上腺素升压反应稍加强,蘿芙木总硷降低此升压反应,双氫氯噻嗪无影响。利血平及蘿芙木总硷使乙酰甲胆硷降压反应减少,前者还使乙酰甲胆硷引起的脉搏加速减少,后者无此作用。双氫氯噻嗪的作用不同,它使乙酰甲胆硷的降压反应显著加强,維持时間也延长,这一作用在高血压动物更为明显。神經源型高血压狗在服用双氫氯噻嗪时,注射乙酰甲胆硷引起的脉搏加速反应消失,在腎型高血压狗明显减弱,而在正常狗无改变或稍加强。双氫氯噻嗪对MeCh反应的影响在同时补充氯化鈉或氯化鉀时即不出現,但靜脉注入右旋醣酐以补充血浆容量时不能改变这項影响。本实驗的結果反映了三种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44.
犹昌艳  杨宇  胡飞  陈建军  唐湘如 《生态学报》2014,34(7):1716-1724
在不同季节采集并测定了入侵植物五爪金龙不同器官中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UMB))和东莨菪亭内酯(Scopoletin(SCO))的含量、同时室内分析了这两种物质的杀螺效果及其对水稻和稗草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两种物质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五爪金龙植株中SCO含量高于UMB含量,两物质均是夏季含量最高,春季次之,秋冬季低,SCO夏季在茎中含量最大,秋冬季幼茎和幼叶中含量较高;UMB对福寿螺的毒杀力强于SCO,UMB浓度为C2(200μg/mL)时处理24 h对福寿螺的致死率达100%,而SCO浓度为C2时处理24 h对福寿螺的致死率仅为8%;SCO对水稻和稗草苗生长的影响较UMB强,在C0(50μg/mL),C1(100μg/mL)、C2浓度下均促进水稻及稗草苗的生长,而C3(400μg/mL)浓度下则抑制水稻和稗草苗的生长。UMB和SCO混合溶液比单一物质在相同浓度的杀螺效果及对水稻和稗草的生长影响要强;UMB和SCO在土壤中10 d内完全降解。入侵植物五爪金龙中的次生物质UMB和SCO在稻田中的生态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检测结果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定义为AP组,选取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50例定义为NP组,选取健康人群50例定义为HS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整理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急腹症组的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胰腺炎急腹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尿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的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93%;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2.2%,均高于临床诊断指标的常用值。结论:急性胰腺炎尿液与尿肌酐比值的测定是早前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6.
具有分子伴侣和蛋白酶双重活性的大肠杆菌DegP蛋白,在热休克和其他应激条件下,对于降解和清除膜间质中变性或损伤的蛋白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种蛋白质被鉴定出是DegP的天然底物.以前的研究表明,DegP的体内底物之一,PapG菌毛蛋白的羧基端多肽能够激活DegP的蛋白酶活性.然而这种激活的机制及生理意义均未见报道.用合成的PapG菌毛蛋白的羧基端多肽对这种激活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DegP与多肽结合后发生了可检测的构象变化.圆二色性光谱结果显示,结合多肽后DegP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凝胶排阻层析和动态光散射实验也揭示出DegP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变小.进一步实验表明,DegP在多肽存在下,其疏水表面和催化位点均有所暴露.荧光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出DegP在结合多肽后其构象柔性降低.对上述结果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曝露对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的治疗效应,以及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高频电磁场这一效应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模型采用indomethaein灌胃法复制,高频电磁场曝露的条件为频率40.68MHz,电流输出30—50mA,曝露15min,1/d,对照组电磁场曝露条件相同,但无电流输出,观察电磁场曝露1或6次后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以及血浆ET-1、NO和SOD水平的变化。结果:电磁场曝露1次后,急性胃损伤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ET-1和NO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曝露6次后,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但血ET-1和NO水平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SOD水平在电磁场曝露1或6次后均无显著意义的变化(P均〉0.05)。结论:40.68MHz高频电磁场30—50mA曝露对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呈现出有效的治疗效应,高频电磁场这一作用机制与ET-1、NO及SOD无关。  相似文献   
148.
miRNA与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nt的内源性的参与转录后调节的单链非编码小RN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具有广泛和普遍的作用,参与了生物体发生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尤其是其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的调节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我们查阅近年有关文献,介绍了miRNA的生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论述及其对真核生物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9.
中国滇南-东南亚跨境动物多样性监测平台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共建共管。平台始建于2012年6月, 覆盖的区域包括中国滇南和东南亚邻国, 致力于完善滇南和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 了解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种群大小、保护现状, 提出保护建议并制定保护方案。截至2019年9月, 在国内外22个监测点(包括保护区内、外)共布设了1,493个红外相机位点, 收回了国内外部分监测点照片。现已鉴定国内纳板河(2012-2016)、勐腊(2014-2019)、勐仑(2015-2019)和尚勇(2018-2019) 289个有效位点的718,995张照片, 调查工作量97,444个相机日, 记录到兽类48种, 鸟类80种。国外收回红外相机照片的鉴定工作正在推进。基于平台, 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例如: 报道了中国西南地区野猪(Sus scrofa)的种群生态, 发现了纳板河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猕猴(M. mulatta)的时空生态位分化, 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对麂属(Muntiacus)、斑羚属(Naemorhedus)、比氏鼯鼠属(Biswamoyopterus)进行了分类修订等。后续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 在国内与更多滇南保护区开展合作, 国外与更多东南亚国家合作。  相似文献   
150.
为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植物的各种名称,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则,对几组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植物名称进行了厘定和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