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38篇
生物科学   79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稻(Oryza sativa)MSP1基因编码一个LRR-RK蛋白,调控花药壁和花粉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本研究从钴-60辐射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出一个新的msp1突变体1972m,其花药明显变小、变白,花药中不含花粉粒。这一新的MSP1等位突变中,一个LRR单元的一个丝氨酸转变为脯氨酸。结构分析表明这一氨基酸残基突变可能影响了MSP1位于细胞外的LRR结构域的稳定性,使之失去结合信号分子的能力,从而阻断了花药壁细胞发育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为了解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昆虫回波信息,探索其在迁飞害虫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南郊观象台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积累的晴空回波数据和风廓线雷达提供的风速风向数据,基于有关软件分析了昆虫回波的特点,讨论了降水等其他因素对昆虫迁飞的影响。【结果】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到空中迁飞昆虫引发的后向散射回波,晴空回波日节律符合夜行性昆虫的朦影起飞和日出降落的行为特点,晴空回波出现的时期是3月至11月,中间有2个高峰期;晴空回波数量与风向关系密切,当天气系统合适时,晴空回波会出现成层和共同定向现象;此外,降水会中断昆虫迁飞。【结论】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探测昆虫迁飞,在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及其综合防控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今后农业部门在优先建立昆虫雷达网络的同时,应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发挥天气雷达的补充作用,共同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123.
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级别的气候因子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四县马毛尾松毛虫灾害20多年的观测数据及相应27项气象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了15个我国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的预报模型.经回测历史符合率为60%~90%.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以方差为权重客观地将三个预报指标加权平均为一个综合指标,并据此划分出灾害的3个等级,使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4.
肠内菌群的功能与功能性食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5.
应用线性硅电极阵列检测海马场电位和单细胞动作电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硅材料微电极阵列发展迅速,μ为研究大脑神经细胞活动的时空特性提供了理想的手段.考察了线性硅材料微电极阵列在神经细胞电位检测中的稳定性,以及对于单细胞动作电位检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麻醉大鼠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中,上下移动记录微电极200μm,对于正向和反向诱发电位的记录几乎没有影响,说明,线性微电极阵列对于神经细胞的损伤很小,检测性能稳定.电极阵列上处于细胞胞体层的测量点可以有效地记录到CA1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发放,同一记录点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数个不同神经细胞的发放电位.实验结果显示了硅电极阵列操作简便、检测信号稳定和获取信息多等特点,对于开展微电极阵列应用研究的工作人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蝗卵的研究 Ⅲ.东亚飞蝗卵的失水和耐干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58,(3):207-225
一、引言 在上文中作者等曾报告东亚飞蝗卵在孵育期间的吸水现象和卵包膜在构造上所起的变化,初步指出在这一种类中水分对于胚胎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卵包膜中初生和次生的保护构造对于防止失水的作用。本文继续报告在本实验室中所进行的另一部分工作的结果,目的在于明确:第一,不同发育期的蝗卵和胚胎的耐干能力有何不同,被摄取的水分对于胚胎发育究竟有何重要性;第二,不同发育期蝗卵失水的难易有何区别,系由何种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7.
一、昆虫胚后发育的特点昆虫种类繁多,发育方式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它们在胚后的发育过程中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常出现重大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态”。“变态”原按希腊文“Metamorphose”一词译成,意为“形态的变化”,但以后在昆虫学中各作家用此名词时涵义各有不同,有的指从蛹到成虫之间的形态变化;有的指昆虫自脱离母体  相似文献   
128.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在昆虫学工作中是占着极重要的地位的.凡是要从事于生物学教学工作、昆虫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标本常是最基本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就是要在昆虫的形态学、生态学和害虫防治等方面做工作,昆虫的标本有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野外的采集及标本携回后的制作和保藏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但是一般来讲并不过分复杂,差不多有一些动物学知识的人都能做得到的.标本有时需要向远处邮寄,如果包装不得法,非常容易毁坏.读者和群众来  相似文献   
129.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64,(5):659-670
粘虫在幼虫的不同发育阶段中,身体的含水量常有明显的变动。这种变化显然可受食物含水量的影响。初孵化幼虫的含水量约在83%左右,到2龄盛食期增高到约为89%,以后变动于90%上下,到末龄成熟时剧烈下降,在化蛹前到达73%左右。在每一龄期中,刚蜕皮而尚未取食时含水量最低,盛食期最高,在蜕皮前又行下降。在试验室条件下以玉米叶饲养的粘虫全幼虫期取食叶片共约3克左右,合干重0.6克;对食物的利用率以鲜重计算为20%左右,以干重计算为24%左右。但不同龄期的食物利用率不同:幼龄的比老龄的高。与此类似的,是不同龄期幼虫对食物中水分的吸收率不同:在一、二龄幼虫中,所吸收的水分占食物鲜重74.9%,相当于食物所含水分的98.9%:而在最后两龄幼虫中,相应数值分别为10.7%和13.6%。故食物中水分对于幼虫的营养作用在幼龄时似乎更为重要。当以其它成分大致相等而含水量不同的玉米叶饲养幼虫时,含水量即使相差不远,也可明显地影响幼虫的生长;此效应在幼龄幼虫中更为显著。随食物所吃下水分的多寡略能影响幼虫对水分的吸收,但差异不显著;此因素虽可影响虫体的含水量,但并不影响幼虫对食物的利用率。食物含水量对幼虫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因取食量不同而产生的:幼虫对含水较多的叶片取食量较大,因此生长较快。幼虫在干燥的环境中逗留较久后能饮液态水和取食潮润物体,但环境中的水分似乎并不能透过表皮而进入虫体。幼虫对空气温度反应灵敏,当湿度过低时生长延缓。高龄幼虫在干燥环境中绝食时能调节体内的含水量,而低龄幼虫却不能。这可能与前者已积累起较多的脂肪,能产生代谢水;以及表皮能更有效地阻止体内水分蒸发等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0.
泛素、泛素链和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蛋白质泛素化是以泛素单体和泛素链作为信号分子,共价修饰细胞内其他蛋白质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形式。不同蛋白质底物、同一底物的不同氨基酸修饰位点以及同一位点上泛素链连接方式的不同均可导致细胞效应的差异。蛋白质泛素化在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除了介导蛋白质的26S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之外,还广泛参与了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信号传导、细胞周期控制以及生长发育等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泛素链的形成及其修饰过程的任何失调均可导致生物体内环境的紊乱,从而产生严重的疾病。文中结合实验室研究,综述了泛素的发现历史、基因特点、晶体结构,特别是泛素链的组装过程、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类相关疾病关系的新进展,可为这些疾病的治疗靶点和药物靶标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