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生物科学   1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山东长岛猛食的环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奥沙利铂组和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DNA抑制率。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和空白组以及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奥沙利铂组之间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细胞抑制率和停止生长的细胞在G0-G1期明显增加(P<0.01),同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空白组以及奥沙利铂组在S期,细胞数依次下降,DNA抑制率依次增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组相比,细胞抑制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并不加快人类胃癌细胞的增殖,与抗癌药物一同使用时,有增加治疗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奥沙利铂组和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DNA抑制率。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和空白组以及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奥沙利铂组之间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细胞抑制率和停止生长的细胞在G0-G1期明显增加(P〈0.01),同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空白组以及奥沙利铂组在S期,细胞数依次下降,DNA抑制率依次增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组相比,细胞抑制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并不加快人类胃癌细胞的增殖,与抗癌药物一同使用时,有增加治疗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IA高、低剂量组。各组动物于移植术后12d处死。分离肿瘤测量其体积,reahime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MGB1、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酮IIA能明显降低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组织中HMGBl、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丹参酮IIA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扫描电镜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成虫触角感觉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月扇舟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外侧面覆盖有鳞片,绝大部分触角感觉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以下8种感觉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各种感觉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大体相同,但数量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小板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0例中UAP患者121例(UAP组),AMI患者179例(AMI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服用阿司匹林7 d后比较各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11-DH-TXB2)及hs-CRP水平变化,同时记录随访1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UAP组、AMI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11-DH-TXB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MI组CD62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02%,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28%,二者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指标、hs-CRP检测对UAP、AMI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讨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确诊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进行评估,另外对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间不断下降,且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不断下降,且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可缓解其腰背疼痛,术后脊柱矫形效果明显,短期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