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生物科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本实验以S100A9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为原材料,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100A9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以及检测FPS-ZM1、TAK-242对S100A9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的保护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S100A9作用于细胞后上清液中IL-1、IL-6和TNF-α的水平;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表达JNK、P38-MAPK、Bcl-2蛋白浓度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0.5mg/m LS100A9作用24h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显著的增殖抑制效应,且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S100A9+TAK-242组、S100A9+FPS-ZM1+TAK-242组作用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显著降低且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S100A9+FPS-ZM1组作用后凋亡率与S100A9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100A9单独作用24h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显著增加(p0.01),S100A9+FPS-ZM1组、S100A9+TAK-242组、S100A9+FPS-ZM1+TAK-242组,上述因子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S100A9组JNK、P38-MAPK蛋白浓度升高,而Bcl-2蛋白浓度降低;S100A9+TAK-242组、S100A9+FPS-ZM1+TAK-242组JNK、P38-MAPK蛋白浓度均降低,Bcl-2蛋白浓度升高(p0.05);S100A9+FPS-ZM1组3种蛋白浓度变化与S100A9组无明显差异。综上表明,S100A9可能通过上调JNK、P38-MAPK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导致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TLR-4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TAK-242减轻了S100A9促凋亡作用,表明S100A9可能通过结合星形胶质细胞膜上TLR-4受体促进凋亡作用。S100A9通过结合细胞膜上TLR-4受体和RAGE受体刺激细胞炎性因子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3,TRPC3)是否参与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少突胶质细胞为对照组,以OGD2h的少突胶质细胞为模型组,将模型组+Pyr3阻断设为处理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试剂盒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fluo-3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少突胶质细胞A2B5和MBP特异性标记阳性,细胞纯度可达到95%以上;少突胶质细胞OGD2h成功建立OGD模型;OGD组TRPC3蛋白表达增加;OGD组细胞活性为(54.34±6.55)%,凋亡率为(24.24±0.86)%,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Pyr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2.26±5.41)%,凋亡率为(14.82±0.28)%,与OGD组有显著差异(P0.05);OGD组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而Pyr3阻断以后可以部分抑制其升高。结论:TRPC3表达增加介导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升高可能是OGD少突胶质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3.
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立龙  陆林  唐勇  汪长根 《生态学报》2010,30(9):2406-2415
对湿地公园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运行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对湿地公园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对两类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构建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概念需从学术层面统一界定;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获批门槛低、建设进程慢、区域发展差异大、建设类型多样化不足、专题研究匮乏;其原因主要在于起步晚,受经济发展水平、湿地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等因素影响;国家应加强对湿地公园建设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要注重质量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是展示湿地公园类型多样性的重要环节,要优先建设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4.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更新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对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更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林内优势树种在林窗阶段不占优势,其在林窗内的重要值显著低于成熟林分;林窗内外的乔木幼苗在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林窗内的幼苗多样性(H=2.73,D=0.89)高于林冠下(H=2.25,D=0.82),二者的Jaccard相似系数只有0.6.许多树种的幼苗只出现在林窗内;林窗内的乔木幼苗密度(38636株·hm2)远远高于林冠下(17323株·hm2).林窗内和林冠下的乔木幼苗(H≤50cm)均以高度为11~20cm幼苗的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林窗内高度超过20cm的幼苗比例明显高于林冠下;林窗大小对乔木幼苗更新有重要影响,不同树种的幼苗密度高峰出现在不同大小级别的林窗内.  相似文献   
45.
咬合力在食物获取和雄性竞争等多方面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同时,食性和咀嚼系统的独特性使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成为研究咬合力的理想物种。以往研究仅局限在通过测量大熊猫头骨进行力学模型估测,未经实体测量验证。本研究采用测力传感器定量测量了不同年龄段46只大熊猫的体重、切齿咬合力和采食速率,并重点关注幼仔期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幼年大熊猫的切齿咬合力在切齿由乳齿到恒齿的过渡期呈较快速度的增长,与此同时,采食竹笋的速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全部切齿更换为恒齿后,其切齿咬合力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变缓,而采食速率进入平台期。经Logistics模型对采食速率增长曲线拟合,表明月龄可以解释速率变异的87.56%。不同年龄阶段的大熊猫咬合力中位数随年龄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8~12月龄组的咬合力显著小于其他年龄组,13~18月龄的咬合力显著小于亚成年组、成年组以及老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间尚未检测出显著性差异。竹笋和胡萝卜的采食速率以成年大熊猫最高,亚成年次之,老年略低于亚成年,幼年最低。本研究验证了测力传感器测量大熊猫咬合力的可行性,记录了咬合力和采食速率在幼...  相似文献   
4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