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4篇
生物科学   2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陆崇凯  伍侣新 《蛇志》2000,12(3):52-53
近几年来 ,我院应用抗蝰蛇毒血清治愈孕妇被蝰蛇咬伤 2例 ,并保住胎儿 ,均足月顺产 ,孩子发育正常。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 ,女 ,31岁 ,农民 ;于 1 989年 7月1 2日 1 8点 2 0分在田间割稻谷时被蝰蛇咬伤右踝关节内侧 ,即感剧痛难忍 ,伤口流血少许 ,随后感到伤肢麻木、肿胀 ,用布条绑扎伤肢膝关节 ,1 h后入院 ,患者有 50天的停经史。查体 :体温 37.4℃ ,呼吸 2 0次 /分 ,脉搏 82次 /分 ,血压 1 6/1 0 k Pa。神志清 ,全身皮下无出血点及瘀血斑 ,心肺无异常。右踝关节内侧有 2个牙痕 ,牙距 1 .5cm,牙痕有少许渗血 ,周围肿胀 ,…  相似文献   
72.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历史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球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探究入侵物种在入侵地的入侵历史对了解生物入侵的生物生态学机制、制定阻截及防除措施有重要意义。分子标记方法的兴起和大规模应用打开了入侵生物入侵历史研究的新天地。采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可鉴定入侵物种的种类、追溯其来源地、回溯其扩散路径、分析扩散模式及探究物种入侵过程中对入侵种群本身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分子标记的应用使得多个入侵物种的入侵历史得以重现。由于分子标记方法重构的入侵历史受采样范围、采用的分子标记的种类及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呈现入侵历史是否是真实发生的入侵过程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3.
伍静  王彬  鲍臻  杨静谊  李维国 《生物磁学》2013,(25):4988-4990,4949
糖尿病是以血糖浓度增高、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并能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为了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血糖的调节机制以及评价等问题,建立能够模拟人类疾病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也备受关注。由于I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肥胖和高能量膳食摄入可增加其发病风险,所以高脂高糖膳食诱导肥胖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ZT)的造模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II型糖尿病的机理,并就食物调节在糖尿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浅谈Ⅱ型糖尿痛的特点和制备过程中的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背景] 大曲真菌为白酒发酵过程提供发酵剂和糖化剂,火圈为白酒生产提供重要的风味物质,但针对火圈真菌的菌群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尚不清楚。[目的] 探索中高温大曲火圈真菌菌群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为优化制曲工艺,提升白酒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内转录间隔区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火圈的理化参数,采用冗余分析的手段对大曲制作过程中火圈真菌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进行解析。[结果] 大曲火圈中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乳酸吡喃糖苷甲酯和油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苯乙酸乙酯、2,4-二甲基苯甲醛、苯甲醇和苯乙醇等芳香族化合物,酸类化合物乙酸,醇类化合物3-辛醇、糠醇等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曲皮、曲心中的含量。大曲制作过程中从第4阶段开始,火圈位置温度>40℃,还原糖的含量>2%,产生美拉德反应,火圈逐渐形成。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是火圈中的优势真菌,在大曲制作的第2-3阶段占据了95%以上的丰度,此时火圈真菌的多样性最低。[结论] 中高温大曲火圈真菌群落演替主要受还原糖含量和温度的影响。大曲火圈为白酒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酯类、芳香族、酸类、醇类化合物等风味物质,以及P.kudriavzevii、S.fibuligera等白酒发酵的核心酵母菌群,对白酒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火圈的认识,为制曲工艺的调整、白酒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大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MTT实验、ELISA法、比色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共筛选出大黄的有效成分17个,对应靶点276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共107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1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大黄能有效提高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抑制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NF-κB信号通路。大黄主要是通过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等对阿尔茨海默病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浓度和干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VPA(0.1、0.3、0.5、0.75和1.0mmol/L)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NB培养基组做对照,分别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并计数微管蛋白-Ⅲ(β-tubllin III)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相点组间比较,3天时各组中神经元分化比例无显著差异;7天时不同浓度VPA组与对照组分化神经元比例开始呈现差异;10天时这种差异继续增大,0.75 mmol/L VPA组中神经元比例为82.15±0.93%;14天时保持这种差异;但各时相点1.0 mmol/L VPA组与0.75 mmol/L VPA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发现,3-1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但14天时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10天无显著变化。结论:0.75mmol/L VPA在10天时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77.
该研究采用一次性步入法测试大鼠被动回避行为,以局部EEG功率变化作为蝇蕈醇失活前额叶下边缘区的效果指标,观察训练期和24 h后重测试时大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旨在探讨激活前额叶下边缘区GABAA受体,可逆性失活该区神经元对大鼠被动回避记忆巩固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蝇蕈醇可显著降低大鼠前额叶下边缘区EEG总功率,但其被动回避作业重测试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即大鼠前额叶下边缘区GABAA受体被激活,导致该区神经兴奋性可逆性降低,但不影响被动回避记忆的巩固过程。  相似文献   
78.
花青素是植物呈色的一种关键物质,它既能赋予植物丰富的色彩,又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抗紫外线、抗病虫害等。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由一系列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协同完成。结构基因表达受MYB、bHLH和WD40类转录因子以其组成的MBW复合体调控。综述了近年来MYB、bHLH和WD40类转录因子及MBW复合物在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研究进展,总结了花青素合成的各种生物过程和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鸟类新种弄岗穗鹛卵壳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卵壳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卵壳的部分元素成分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弄岗穗鹛的卵壳厚约为(81.50±3.04)μm(n=30),从外向内依次分为4层:表面晶体层、栅栏层、锥体层和壳膜层。其中表面晶体层较为粗糙,有开放气孔分布;栅栏层结构紧密,是卵壳的主要构成部分,并遍布蜂窝状小孔;锥体层由锥体基层和乳锥层组成;壳膜层由多层直径约为(1.28±0.50)μm(n=30)蛋白质纤维组成。Ca是弄岗穗鹛卵壳的主要构成元素,含量达507.26mg/g,而Fe、Sr、Mn和Al为微量元素。弄岗穗鹛卵壳的特殊结构及元素组成可能是其对石灰岩生境及不擅长飞行的适应。  相似文献   
80.
近亲繁殖回避现象是人类学者、生物学者、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最关心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灵长类的社会特点和近亲繁殖回避假说,本文引入了三个主要假设:假设1)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个体繁殖适合度降低等损失;假设2)近亲繁殖有利有弊,但是弊端可能明显大于利益;假设3)如果弊大于利,那么动物应该进化形成回避近亲繁殖的机制,以减少该行为产生的损失。然后,本文综述分析了6科19个灵长类种群的现有繁殖数据,验证了灵长类的行为回避、迁移和繁殖抑制等机制,旨在强调灵长类回避近亲繁殖的必要性及其生物学背景,并为人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跨学科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