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4篇
生物科学   2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扩大, 生态学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2008—2013 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生态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 利用SWOT 分析体系, 分析了农业高校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中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基于分析, 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生态学课程设计、加强就业指导, 拓展就业渠道、推进学风建设等对策, 旨在为生态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2.
中国首次卫星跟踪黑颈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被IUCN和CITES列为易危和附录Ⅰ物种,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于高原的鹤类。黑颈鹤夏季在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繁殖,冬季除在不丹北部有少量个体外,绝大部分种群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越冬。作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稀鸟类,我国学者对该物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3.
激活标记技术是植物基因克隆与基因功能鉴定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已经在拟南芥、矮牵牛、杨树、番茄和水稻等多种植物中应用,并成功分离鉴定了一系列的功能基因。文章介绍了用激活标记方法克隆鉴定多个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技术。  相似文献   
44.
鸳鸯利用城市建筑物繁殖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鸳鸯(Aix galericulata)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常在树洞里营巢.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市城区发现鸳鸯利用居民厨房的通风道繁殖,产卵10枚,并孵出2只幼雏.这是鸳鸯利用建筑物营巢繁殖的首次记录,也是广西繁殖鸟类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45.
传统分离培养结合DGGE法检测榨菜腌制过程的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RNA 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的方法, 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7个属的细菌类群, 其中乳杆菌属(Acidobacterium)是优势菌群,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是次优势菌群。对通过DGGE方法得到的11条16S rRNA优势条带序列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属(Leucon  相似文献   
46.
通过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对机场飞行区4类生境中两栖爬行类的调杏,记录到3目11科22种.较为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和数量成为机场鸟类重要的食物源之一,吸引了捕食性鸟类前来栖息和觅食.分析了解两栖爬行动物情况,对于全面了解亚热带和北热带地区的机场鸟类的食物源和活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建议在今后对于鸟撞防治研究应当开展对两栖爬行类作为鸟类食物源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变化。结果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与人类颞叶癫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8.
在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和相关行为主题的纪录片中,法国导演雅克佩兰推出的记录片—《迁徙的鸟》,绝对是永恒中的经典。通过揭示鸟类生活史最为绚烂的周期—迂徙—的壮美,导演用最美的故事和场景打动了人心。观看影片的人们,随着鸟儿,完成了从南极到北极、从热带到苔原、从低地到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迁徙旅程。  相似文献   
49.
中国两栖类一新种(有尾目,小鲵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小鲵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特征与现有的小鲵都不相同,确定为中国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1新种,即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部分副模标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相似文献   
50.
自我觉察是动物个体通过线索觉察到镜像与自己的联系,并利用线索来验证镜像与自身关联的能力。近三十年来,随着各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发展,关于非人灵长类的自我觉察研究不断深入,并涌现出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够为探索更深层、复杂的认知能力提供解释基础,而且能为人类互动行为和认知研究提供参照。目前,国外相关研究较为广泛,而国内却依然十分薄弱。本文重在介绍非人灵长类自我觉察研究的镜子实验这一基本范式,以及根据这一范式所得出的检验自我觉察能力的行为指标、相关推理过程、理论及研究;同时也回顾了自我觉察在猴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人类与黑猩猩的物种间发展性比较研究;总结了录像法、脸部识别的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等较新近的自我觉察研究方法和范式特点和优势、最新进展;最后对于自我觉察研究提出了完善概念界定、整合研究工具与实验范式、结合多学科多物种研究策略的展望,旨在拓展国内的相关研究领域,为其他物种的相关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