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生物科学   2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31.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只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勒瓦娄哇技术产品的石核,或偶尔为之的、与手斧和薄刃斧形似的石制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手斧与薄刃斧。尼阿木底遗址不存在从选料、剥片、加工出成品,到使用、损坏和废弃等各个阶段的、明确的阿舍利类型石器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工艺链条,换言之,在尼阿木底生活的古人脑海中,并不存在一个加工阿舍利类型手斧和薄刃斧等工具的"概念模板"(Mental template)。联系到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以前所报道的同类材料,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腹地目前所见的旧石器遗址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类型的遗存。晚更新世末期时,来自于印巴次大陆方向的早期占领者,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三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之间的通道,自高原西南方向开始向高原腹地扩张,其间阿舍利石器工业技术在非洲和欧亚大陆早已消弭,当时的青藏高原腹地并不具备重新产生该类石器工业技术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2.
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33.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OM患儿113例,上述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患儿予以鼓膜置管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血清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中耳积液时间、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阀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75.00%(42/56)(P<0.05)。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D8+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 CD8+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SOM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中耳积液时间及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阀,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后3组的小鼠被接种HSV-1病毒液制造单纯疱疹脑炎模型。我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观察小鼠神经损伤的表现,行神经症状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感染组神经损伤最重,神经症状评分最高,阿昔洛韦组次之,地塞米松组最低(P<0.05)。IL-10在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病毒感染组较阿昔洛韦组高(P<0.05),病毒感染组和阿昔洛韦组较地塞米松组增高(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IL-10可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靶控瑞芬太尼输注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择期小儿眼科手术80例,随机均分为(A组)BIS反馈调控瑞芬太尼组,(B组)根据经验用药组,比较两组中瑞芬太尼的用量,血流动力学以及苏醒时间。结果: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B组血流动力学,BIS值波动明显大于A组(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小儿眼科手术中,BIS反馈调控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可降低瑞芬太尼用量,有助于判断全麻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日间节律性变化,为正确全面评估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测定结果提供一定的实验事实依据。方法在9:30(am)~10:30(am)、12:30(pm)~13:30(pm)、15:30(pm)~16:30(pm)及19:30(pm)~20:30(pm)4个时间段对12只食蟹猴(雌雄各半)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血浆中皮质醇含量。结果雌雄食蟹猴下午白细胞数(WBC)及尿素氮(BUN)显著升高;雌性食蟹猴下午血红蛋白(HGB)及血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活性显著升高;雄性食蟹猴下午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显著降低。结论雌雄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部分指标存在明显的日间节律性。  相似文献   
137.
本研究构建了表达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根据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核苷酸序列设计突变PCR引物并实施突变PCR,以获得PEA基因编码区第553位氨基酸密码子缺失的突变PEA(ntPE),从而产生无毒性的PEA突变基因,然后用合成的M2e编码区替换ntPE基因中的非必需区Ib,产生ntPE-M2e嵌合基因。将该嵌合基因导入pET表达载体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产物胶回收后与弗氏不完全佐剂联合皮下免疫BALB/c小鼠,终免两周后用5个LD50流感病毒A/PR/34/8株进行攻击。取动物血清作ELISA并取脾脏作ELISPOT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抗M2e特异性抗体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够抑制病毒在肺内的复制。本研究为甲型流感病毒广谱疫苗的进一步研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介绍了中南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思路和目标及硬件和环境建设、实验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等内容.并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共享实验技术平台及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该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为国内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9.
H7N9病毒感染除引起患者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级系统病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参与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尚未有研究讨论PAF是否参与H7N9病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H7N9病毒体外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神经母瘤细胞(N2a)发现,H7N9流感病毒可以感染BV2、N2a细胞,引起细胞明显病变并使细胞活性下降;此外H7N9病毒感染BV2细胞后,PAF浓度水平明显上升,PAF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pafah1b1和pafah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N2a细胞染毒后PAF-A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染毒48h后胞内PAF浓度明显下降。本研究首次将PAF与流感病毒性脑病联系在一起,提示PAF可能参与流感病毒性脑病的致病过程,可作为治疗的药物靶点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0.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1],随后H1N1亚型流感继续在人群中流行,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又引起了数次暴发[2-3]。1957年,H1N1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