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生物科学   8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核型类型均为1B,核型公式分别为菩提树2n=2x=30=24m(2SAT)+6sm,小叶榕2n=2x=30=28m(2SAT)+2sm.比较发现,两种植物的核型相似,亲缘关系相近,二者中小叶榕的不对称系数较小(58.16%),为较原始的类型.两者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2.
朱汝南  钱渊  赵林清  孙宇  邓洁  王芳 《病毒学报》2011,27(6):557-564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儿童中流行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结构蛋白基因特征,本研究着重对hMPV北京地区地方株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和粘附蛋白(Attachment protein,G)基因进行了基因特征的分析。本研究对2006年至2010年42株hMPV的M蛋白、49株SH蛋白和55株G蛋白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化分析显示北京地区流行的hMPV的这3个编码蛋白基因分别属于A2、B1和B2基因亚型。地方株M基因高度保守,A和B基因型之间存在7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型内高度保守)。不同基因型(A和B)和不同基因亚型(A2和B1、A2和B2)之间的SH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在60.7%~64.4%之间,而同一基因亚型内的氨基酸同源性则在93.3%~100%之间;同一基因型不同基因亚型之间(B1和B2)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4.7%~88.7%之间。不同年份不同基因亚型G蛋白具有遗传多样性,使用不同的终止密码、核苷酸缺失和插入导致其核苷酸长度不同,变异程度相当高。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基因亚型之间的G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在34.0%~38.6%之间,同一基因亚型内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1.5%~100%之间;同一基因型不同基因亚型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在64.3%~69.2%之间。2008年至2010年的B2基因亚型的毒株大多数在多个位点出现了相同的氨基酸突变,同时出现了2个氨基酸的插入或重复插入,这些毒株在B2基因亚型内形成了一个新的进化簇。抗原位点预测分析显示不同基因亚型的SH和G蛋白的抗原位点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3.
旨在进行甘草质膜水通道蛋白GuPIP1对水和溶质通透性的鉴定.将GuPIP1全长编码区的cDNA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检测系统的表达栽体psp64 Poly(A),并将体外转录获得GuPI1的cRNA显微注射入卵母细胞,使GuPIP1基因在卵母细胞中表达,通过测定卵母细胞对水和溶质的转运功能来鉴定GuPIP1的转运功能.结果表明,GuPIP1在异源表达系统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具水和甘油通透性,但不能转运尿素,为探讨GuPIP1在植株生理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柿ζ-胡萝卜素脱氢酶(-ζCarotene desaturase,ZD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旨在为改良柿果实品质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中其他植物ZD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两条PCR扩增引物,以柿果实中所提取的RNA为模板,采用RACE技术扩增出一条约为500bp的条带。经过序列分析,其长578bp,不含内含子,具有部分开放阅读框(177bp)、终止密码子(TGA)和poly(A)尾巴(11bp),共编码58个氨基酸。该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植物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基因已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GU075728。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蛇床子素对不同钙通道亚型的作用差异。方法:首先在tsA201细胞上瞬时转染Cavl.2,Cav1.3,Cav2.2e[37a],和Cav2.2e[37b]通道,然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tsA201细胞上的钙电流,并观察蛇床子素对各种钙通道亚型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可以浓度依赖性抑制Cav1.2和Cav1.3电流,抑制的半有效浓度分别为162.1μmol·L-1和56.2μmol·L-1.此外,蛇床子素对Cav2.2通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300μmol·L-1。的浓度下,抑制38%的Cav2.2e[37a]电流和61%的Cav2.2e[37b]电流,蛇床子素对钙电流的抑制是快速可逆的。蛇床子素在各个测试电位水平均能抑制上述四种钙通道电流,但不改变电流的激活阂值和最大峰值电流的激活电压。结论:蛇床子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多种钙通道亚型并表现出不同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76.
郭猛  宋峰  徐春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4):225-226,25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对我院2002~2009年35例临床资料完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5例孢子丝菌病患者为2002~2009年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9岁,平均32岁,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农民21例(60.0%),工人8例(22.9%,其中3例为水道工,4例为园林工),中小学生4例(11.4%),学龄前儿童2例(5.7%);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 a,平均6个月;发病前曾有明确的外伤史者15例(42.9%),7例述因瘙痒性皮肤病而经常搔抓身体,但否认有抓破,3例近期曾有疖肿、丹毒、脓疱病等友肤感染史.  相似文献   
77.
基因体外诱变的一种新方法--脱氧核苷三磷酸替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CR的过程中,采用5-溴脱氧尿苷三磷酸(BrdUTP)部分取代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的方法,对克隆的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基因进行了体外诱变.结果表明,BrdUTP浓度越高,诱变越强;浓度越低,诱变越弱.当BrdUTP浓度为dTTP的0.1%时,可以得到最多的正诱变结果.用LBSP鉴别培养基初筛,然后用Yoo改良法测定酶活,仅一轮诱变就获得了其表达产物α-淀粉酶的酶活分别降低了5倍和提高了20倍的两个突变基因.再以后者为PCR模板进行第二轮诱变,从而筛选到了α-淀粉酶的酶活提高40倍的突变体.此诱变方法克服了用碱基类似物在体内诱变由于核酸复制酶等的校正作用而造成诱变无效的难题,并为基因的体外诱变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研究各组的视觉电生理表现,探讨单眼睑缝合1周是否可以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方法分析三组PVEP的波形变化、潜时及完成一次诱发反应的时间;比较各组由SVEP得出的客观视力。结果①正常组PVEP由2个波峰组成“M型”(正向波向上),模型组及对照组出现波的分离—波形由多个波组成,而且完成一次反应的时间延长。②缝合侧的N75延迟,SVEP视力较正常组差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未缝合侧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缝合侧视力仍差且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形觉剥夺的视觉电生理变化是弱视猫的一种表现,单眼睑缝合1周即可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模型。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BY-F近交剑尾鱼白内障的发展及其对剑尾鱼生存的影响。方法观察眼球出现混浊的剑尾鱼,定期观察眼球病变的发展情况以及眼病引起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变化;对病鱼的眼球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病鱼一般体色晦暗,眼球可见不同程度的圆环状浑浊,后期发展有角膜表面出现红色增生物等现象;组织病理观察发现,其主要病变在晶状体。结论所发现的剑尾鱼眼睛疾患为白内障;剑尾鱼的白内障后期发展可导致其他眼睛疾病并发症;BY-F剑尾鱼是白内障的易发群体。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重组抗HER2 ScFv/tBid载体并观察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方法: 将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中,转染SGC7901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周期来观察其促凋亡作用。 结果:转染SGC790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发现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细胞周期分析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说明重组抗HER2 ScFv/tBid表达后有促凋亡作用。 结论: 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可以在转染的SGC7901细胞中表达,并且可抑制转染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