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生物科学   6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幼虫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Pb),研究Pb胁迫对其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和体质量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引起存活率显著下降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100 mg·kg-1,引起体质量显著减少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50 mg·kg-1.在取食Pb浓度为25~200 mg·kg-1的人工饲料后,斜纹夜蛾成虫的产卵天数显著减少;产卵力和生育力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0粒卵的平均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卵孵化率显著下降.重金属Pb胁迫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刘安钦  王艳  许彬  杨武  葛滢  吴旭  彭长辉  常杰 《生态学报》2010,30(20):5677-5686
中国温室种植面积占世界的85%。基于物质平衡方法,选择中国主要温室农业区——华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估算了温室农业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经济价值。结果显示,华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温室农业蔬菜年均产量分别比露天菜田高74.05和30.95t/hm2,CO2固定量高2.16和0.74t/hm2,保持土壤量高13.86和11.41t/hm2,保护土壤养分量高0.98和0.06t/hm2。以2004年价格折算,华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温室农业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68871和34064元/hm2,比当地露天菜田高33946和5558元/hm2;环境成本分别为10.41和27.08元/hm2,比当地露天菜田高7.64和14.30元/hm2。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全社会,温室农业带来的净效益都高于露天菜田,应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3.
在沙基质的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能够提高污水去除效果,但无基质水生系统中植物多样性对除氮效应的影响还未知.本研究在45个水培微宇宙(53 cm×37.5 cm×18.5cm)中配置了4个物种丰富度梯度(1、2、3和4),并定期供给硝氮为唯一氮形态的模拟污水,氮载荷率为548.5 gN· m-2 ·a-1.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对出水中氮去除有显著效应,4个种系统出水总无机氮浓度(54.3 mg·L-1)明显低于单种系统(129.0 mg·L-1);物种丰富度显著提高群落生物量,4个种微宇宙系统群落总生物量为1621.6 g·m-2,高于单种群落的1032.7 g·m-2.水培微宇宙的氮平均移除速率为466.8 g N·m-2·a-1,不低于已有报道的全尺度人工湿地的去除能力,同时,4个种的系统比单种系统约高13%,因而可以通过物种多样性配置提高人工湿地效能.  相似文献   
34.
塔克拉玛干沙漠梭梭地上结构和生物量的自相似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分形自相似原理研究了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两旁及油田工作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地上结构.研究发现,梭援枝长、基径和冠幅与植株整个地上部分结构之间存在很好的自相似关系.本文基于自相似原理建立了以分枝推测整株生物量的简洁实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
隐没的群落:重构生态学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杰  葛滢 《植物生态学报》2003,27(1):141-142
门捷列夫说过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躯体 ,概念、学说、假说和理论是科学的灵魂。”拙作《生态学》(常杰等 ,2 0 0 1)对生态学现有的理论框架做了较大调整 ,特别是没有把传统生态学的 4大部分之一———群落单独作为一个单元 ,而是并入生态系统部分。出版后有些读者表示不理解或不同意 ,引起不少争论。为了给读者一个更清楚的交代 ,说明该体系的理由 ,现撰文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 ,这也是我们对现行生态学理论框架重新思考、讨论的第一篇文章。抛砖引玉 ,希望能够引起讨论和批评。从 1935年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至今 ,在许多人的…  相似文献   
36.
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由解析木资料用维量分析法建立浙江省各地区样木的D2H与地上生物量(B)的回归方程在浙江全省具有普适性。根据模型及样地调查结果发现50林龄前的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群落生物量基本随林龄线性增加。与其他同区域的类似林型比较发现,常绿阔叶林在80林龄前群落生物量与林龄正相关,100a后则增长十分缓慢。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大多为幼中龄林的现状,预测当前的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在未来30a中将呈线性增加。随着多幼中龄林的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成熟,我省森林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汇。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比较,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在10~25a阶段没有明显优势,到25~50a则明显高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由此可见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作为生态公益林在碳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常绿阔叶林作为高碳储量森林,将会是浙江省甚至整个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37.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总被引:113,自引:3,他引:110  
蒋跃平  葛滢  岳春雷  常杰 《生态学报》2004,24(8):1718-1723
研究了处理观赏用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作用。研究发现 ,所选用的 2 1种植物中 ,有17种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良好 ,稳定生长 10 5 d以后 ,其平均总生物量在 15 5~ 1317g/ m2之间 ,除了鸭跖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 (A/ U)为 2 0 .5外 ,其余都在 1.18~ 4 .2 9之间。植株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分别在 10 .99~ 34.74 mg/ g和 0 .5 9~ 3.81mg/ g之间 ;地下部 N和 P浓度分别在 6 .2 0~ 2 9.5 0 mg/ g及 0 .72~ 3.83mg/ g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 (p<0 .0 5 )。植物的 N、P积累量分别在 2 .10~ 2 4 .4 8g/ m2 和 0 .2 3~ 1.95 g/ m2 之间。在处理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 ,植物吸收对氮磷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 4 6 .8%和 5 1.0 %。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所以可以直接以生物量为指标选择人工湿地植物。同时考虑净化和景观效果 ,可为处理城镇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环境因素对伞形科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盛海燕  葛滢  常杰  李伟成 《生态学报》2004,24(2):221-226
种子萌发模式是植物生活史策略中的一个主要特征。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伞形科濒危植物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idesWolff)和非濒危植物峨参 (Anthriscussylvestris Hoff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影响明党参和峨参这类冬性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两物种的种子萌发温度范围是 5~ 15℃ ,明党参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是 10℃ ,峨参是 5℃ ,两物种在15℃时萌发率均已受抑制 ,到 18℃时几乎不萌发。两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显著负相关。两种植物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差异很小 ,均是中性种子。明党参种子在干燥条件下比峨参种子更容易失去活力 ,其种子的适宜含水量 (5 .9%~6 .4 % )比峨参 (<3.7% )高。种子质量好、萌发率高但种子产量低也是濒危植物种群更新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9.
生物多样性的自组织、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杰  葛滢 《生态学报》2001,21(7):1180-1186
生命系统是典型的自组织系统,系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存在着涨落,巨涨落在生物多样性上表现为生物的大规模爆发和灭绝,微涨落则为常规发生和背景灭绝,不断增加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内在属性,而实际多样性由自然选择决定,低选择压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系统中过于优势的单一成分抑制多样性,系统的复杂性相变存在临界点,临界点定,低选择压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系统中过于优势的单一成分抑制多样性,系统的复杂性相变存在临界点,临界点之上可自发产生正反馈的繁荣,临界点之下会发生趋于简单性的相变。上述原理可应用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中,例如研究特定系统的相变临界点,以便在配置系统组分时使复杂性超过其相变临界点,促使多样性的维持和增长由“被组织”进入“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从杭州石荠ling(Mosla hangchowensis)5个不同地方种群采集种子,在实验室萌发,幼苗移植以实验地,在营养生长末期时,研究了株高,冠幅,主茎长,最大分枝长,基茎粗,叶面积,一级分枝数,平均二级分枝数,主茎叶对数,根长和根幅等11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不同种群的空利用策略和分化程度,结果发现,基本无基因交流的各地方种群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并在表型上有可见的差异,其中惠安种群以扩大冠幅占领较大的横向空间,种群分化程度最大,杭州种群以增加高度占领较大的纵向空间,分化程度次之,临海,天台和普陀种群分化程度较小,临海和天台种群水选下层种子萌发生长的植物个体比水选上层各形成植株个体大,但个体对空间的利用策略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