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生物科学   6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膜条制备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GenBank报道的人β-珠蛋白序列及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特点,设计并合成30条探针用于检测在中国人中发现的17个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然后将探针点至醋酸纤维膜上,制成反向杂交膜条,通过检测950份标本,对其临床检测效果进行评价.共制备了含30条寡核苷酸探针的反向杂交膜条,临床验证结果表明,以对照膜条为标准,制备膜条阳性符合率为99.76%(421/422),特异性为99.05%(523/528),总符合率为99.37%.对6份检测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为TATAbox-28/Int双重杂合子(1份)、TATAbox--32杂合子(1份)、IVS-1-5杂合子(3份)、-30杂合子(1份),均为少见突变位点,与制备膜条检测结果一致;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5个常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CD41/42,IVS-2-654,CD17,TATAbox--28,CD71/72),检测结果与制备膜条完全相符.结果表明,研制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反向杂交膜条敏感度高,特异性好,不仅能准确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而且还能检测少见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82.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4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将人的MC4R基因质粒(hMC4R/pCDNA3.1)与报告基因质粒(3×CRE/3×MRE/SRE-LUC)按1∶5的比例共转染到HEK29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了稳定的MC4R激动剂筛选细胞株.利用MC4R内源激动剂α-MSH探索和优化了每孔接种细胞数目、激动剂孵育时间、溶剂DMSO终浓度、荧光素酶底物浓度等筛选条件,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实验表明:当细胞数目为4×104个/孔,激动剂孵育时间为8 h,每孔DMSO终浓度小于1%和α-MSH终浓度为1 μmol/L时,系统Z'-因子接近0.7,能够用于MC4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83.
分别制备含有魟鱼肝铁蛋白(1iver ferritin of Dasyatis akajei,DALF)和海兔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 Aplysia,ALF)的混合蛋白质体系。选用电子光谱技术和不同电子供体,研究在混合蛋白质体系中,DALF和ALF释放铁的动力学过程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2S2O4作为还原剂时,DALF以两相行为进行释放铁的反应;而选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时,DALF却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方式进行释放铁的反应,简化释放铁的过程。在混合蛋白质体系中且以抗坏血酸和Na2S2O4为电子供体时,ALF均以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释放铁的反应,认为某些蛋白质参与协助ALF释放铁反应,从而简化释放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
长白楤木(Aralia contunentalis Kitag)别名东北土当归,有草本刺老芽之称.楤木既可做中药用,又可做菜食用,由于长白山区贮量很少,不被大多数百姓认识,更谈不上食用,此山菜是日本人民喜欢食用的山野菜之一.我国朝鲜族人发有少部分食用.是出口创汇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85.
86.
Caspase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细胞凋亡发生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众多进展。研究表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与caspase家族有着密切联系。现将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结果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尤其是caspase家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主导地位作简单综述,希望由此了解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7.
建立能同时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嵌合抗体、核心抗体和NS3、NS4、NS5抗体的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对质控合格的芯片进行质量验证。用3种HCV EIA试剂分别检测从3家医院收集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血清及其他非HCV感染患血清,从3种EIA试剂同时阴性或阳性的血样中挑取阳性和阴性血清,然后用RNA hyb PCR试剂进行检测,从中再选取部分样本用RIBA3.0进行检测,确定HCV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经质检合格的芯片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HCV参比品进行检定。通过490例临床标本的检测对芯片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从收集的240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血清及其他非HCV感染患血清筛选出30份血样(15份阳性,15份阴性)作为HCV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芯片质控参比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80份HCV参比品检定结果表明,混合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9/40,阴性符合率为40/40,总符合率为98.7%;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7/40,阴性符合率为40/40;NS3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6/40,阴性符合率为39/40;NS4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9/40,阴性符合率为40/40;NS5抗体阳性检出率2/40,阴性符合率为40/40。490例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对于194例HCV阳性标本,蛋白质芯片混合抗体与ELISA的符合率达99.5%,分片段抗体符合率达97.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标本经RIBA试剂确认,蛋白质芯片与RIBA试剂的符合率高度一致。对于296例各种HCV抗体阴性标本,蛋白质芯片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可用于芯片生产的质量控制,经质控合格的芯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88.
铁核结构对马脾铁蛋白释放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H^% 参与马脾铁蛋白释放铁的动力方程,H^ 以1/2级反应方式参与铁蛋白释放铁核表层的铁。在酸性介质(PH6.5)中,铁蛋白释放铁的总平均速率(332Fe^3 /HSF.min)比在碱性介质(P8H8.0)中放铁的总平均速率(73Fe^3 /HSF.min)高4.6倍,铁蛋白的铁核结构和外加的磷酸盐均能影响该蛋白释放的速率,但并不改变其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89.
钱塘江流域的淡水贝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了对钱塘江流域进行淡水贝类调查的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67种,隶属于腹足纲有9科18属42种,瓣鳃纲有4科11属25种,内有29种属浙江省新记录。分析了该流域淡水贝类与栖息环境的关系及该流域的常见种和偶见种,并探讨了该流域淡水贝类的分布区划。  相似文献   
90.
黄菊  郝莉  刘愫  李林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2,29(5):417-423
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curviceps种亚组是1992年新建立的中国特有果蝇类群。该种亚组中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除了形态学水平的研究外,还没有其他证据支持建立该种亚组的合理性及其起源和种系发生地位。为了在DNA分子水平上探讨果蝇curviceps种亚组在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种系发生地位,从而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有果蝇,甚至为果蝇亚属的进化遗传学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immigrans种组5个种亚组(nasuta、immigrans、hypocausta、quadrilineata、curviceps)中12个代表物种的rDNA的ITS1和部分Adh基因的序列。其中ITS1序列的长度为513-587bp,共有191个信息位点;Adh基因片段的长度在714-747bp之间,共99个信息位点。考虑到单个分子提供的信息较少,将两个分子的序列综合起来,组成一个较长的复合序列。分别根据ITS1,Adh和两个分子的复合序列排比(Alignment)结果,和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其中根据复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形态学研究结果最为一致。分子树显示curviceps种亚组的特种确定单独形成一个分枝,为种亚组级的分类阶元,支持了形态学将其建立为一个新种亚组。根据Kimura距离,估算了复合分子的替换速率约为每百万年1.48%,进而计算出5个种亚组的分 歧年代。结合各物种的地理分布,推测了immigrans种组的进化历史:curviceps种亚组与quadrilineata种亚组的亲缘关系最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温带地区。它们之间的分歧时间大约为3.4百万年,是最年轻的两个种亚组。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及附近的热带地区的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是最早分化出来的,与其他种亚组的分歧时间约为9.2百万年。该结果与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相吻合。值得一提是的,目前归属仍存在争议的物种D.neohypocausta,在分子系统树中与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相距较远,而与immiagrasn种亚组的关系较近,但分枝置信度较低(<50%)。由于还缺乏其他方面的证据,因此D.neohypocausta的归属有待今后的研究来作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