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分析予以老年慢性心衰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病人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传统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所选两组病人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病人,其在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老年慢性心酸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其不仅对病人不良情绪与睡眠存在极大改善作用,还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禽类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以四川省16家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为监测点,重点分析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和肠杆菌耐药特征,并对粪便中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进行评估。16份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8种抗生素,抗生素检出浓度0.54~2 780.00μg·kg-1,其中,ZJZX中多西环素检出浓度最高,达到2 780.00μg·kg-1;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为0.004 0~10 561.13,呈现出高选择性耐药风险;其次,从粪便中共筛选鉴定出14株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有33种耐药基因被不同程度检出。畜禽粪便中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较为严重,且养殖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畜禽养殖中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的管控,同时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中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麦田土壤解无机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性解磷细菌培养基从麦田土壤中分离、纯化解无机磷细菌,并用钼蓝比色法定量研究磷细菌的解磷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平板分离,发现麦田土壤中有15个菌株有解无机磷的作用,根据菌株直径和其解磷圈的大小,确定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9个;经过进一步分离纯化,选出单一无杂菌的菌株7个。解磷菌株经摇瓶培养后,比色测定培养液中磷的含量,通过比较发现其中5个菌株的解磷效果要显著优于其它两个菌株(P=0.05)。  相似文献   
14.
轮作与施肥对滁菊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轮作模式与生物有机肥施用对滁菊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滁菊、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滁菊连作模式、常规滁菊小麦轮作模式和滁菊小麦轮作模式配施生物有机肥(200 kg·667 m-2)3种处理,测定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微生物数量指标.结果表明:与连作模式相比,常规菊麦轮作模式与菊麦轮作配施生物有机肥模式的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碳(MB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壤MBC/MBN值和真菌占三大菌群总量的比值降低.在试验条件下,以滁菊小麦轮作配施2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62 g·kg-1,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达到为64.75、83.26和96.72 mg·kg-1,微生物生物量氮、碳为217.40和38.41 mg · kg-1,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22.31×106、56.36×103、15.90×105 cfu·g-1.合理轮作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效供给,对减轻连作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种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高龄病人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探讨适合高龄病人髋部手术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75例拟行髋部手术的高龄病人,随机分成3组,即持续硬膜外麻醉组(C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每组25例。选择L2-3或L3-4椎间隙为穿刺点,CEA组单纯硬膜外腔给药,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备用后立即平卧.O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及头向置人硬膜外导管后仍保持侧卧位10~15min。麻醉平面尽可能控制在T10以下。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CSEA组和O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CEA组更容易控制.OCSEA组的血压更为稳定。结论小剂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血压变化小.安全有效,更适合高龄病人髋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建立耐低温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蛋白体外折叠体系,为膜蛋白合成耐低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了来源于耐低温希瓦氏菌的OmpA同源外膜蛋白Omp74的全蛋白质和N端跨膜结构域,纯化包涵体后,用高浓度尿素或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溶解包涵体,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折叠介质,建立该外膜蛋白的体外折叠体系,同时以大肠杆菌的OmpA作为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OmpA相比,Omp74体外折叠受温度影响较小,低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促Omp74的折叠,但对OmpA的折叠没有影响;C端结构域抑制Omp74在表面活性剂中的折叠;Omp74在0.5%的月桂酰基麦芽糖苷(DDM)和0.4%的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能达到接近100%的折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延安市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曹世雄  刘伟  赵麦换  冯飞 《生态学报》2018,38(22):7879-7885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贫困陷阱是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难题之一,探索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途径,是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因此,生态修复不仅要依据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开展生态治理,同时要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发展有利于生态修复的绿色产业,使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既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又有利于生态修复。从而摆脱"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被动局面,实现生态修复与居民生计改善的双赢目标。为了验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该研究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补短板的方式,在延安市开展了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案实施前,延安市NDVI增长速度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41%;新方案实施后,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195%,新方案的贡献率为74.0%。双赢模式较好解决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彼此分离的这一矛盾,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治理效果,为我国生态脆弱区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治理样板。  相似文献   
18.
补佳乐联合缩宫素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方法不同剂量补佳乐给近交系BALB/c小鼠连续灌胃,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诱发扭体反应,记录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筛选最佳条件。结果补佳乐最佳剂量为0.5 mg/kg;催产素最佳剂量为每只2 U;补佳乐灌胃后1 h为观察扭体反应的最佳时间,用药周期第3天时扭体次数开始增多;从第4天开始维持在高水平。结论补佳乐联合缩宫素可以成功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