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生物科学   9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21.
EB病毒LMP-1上调鼻咽癌细胞系AP-1的活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 LMP- 1阴性鼻咽癌 ( NPC)细胞系 ,导入 LMP- 1表达质粒后 ,AP- 1和 NFκB的活性均升高 4~ 5倍 ;而在 LMP- 1阳性 NPC细胞系中 ,当导入 LMP- 1反义表达质粒 ,AP- 1和 NFκB的活性则受抑制 ,活性下调 3~ 4倍 .结果表明 ,LMP- 1能上调 NPC细胞系 AP- 1的活性 ,同时再次证实了 LMP- 1能活化 NFκB.  相似文献   
922.
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ii Maxim.)根的脂溶性部分分得14个化合物,通过UV,IR,MS,^1H NMR及^13C NMR等实验分别确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酸甲酯(3),丹参醛(4),去甲丹参酮(5),隐丹参酮(6),β-谷甾醇(7),正二十七烷(8),二氢丹参酮(9),丹参酮ⅡB(10),羟基丹参酮(11),紫丹参乙素(12),丹参新醌甲(13),丹参新醌乙(14)。其中丹参醛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23.
通过对海南大学的在校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谈话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部分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24.
选择国内外7种不同产地蜂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蜂胶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其构成模式比较接近,但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北京蜂胶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26.96mg·100g-1,杭州蜂胶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65.74mg·100g-1,谷氨酸为各产地蜂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其中杭州蜂胶谷氨酸含量居首,为30.74mg·100g-1,大部分蜂胶中约30%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不同产地蜂胶氨基酸含量差异,可能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5.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帕里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康布牦牛、桑日牦牛、巴青牦牛、江达牦牛、斯布牦牛、嘉黎牦牛、桑桑牦牛、丁青牦牛等西藏11个牦牛类群共483头牦牛的ADD1基因(被认为是极可能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66 bp处碱基T缺失和256 bp处A→G突变,共有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帕里牦牛只有AA基因型,江达牦牛只有AB基因型,康布牦牛、嘉黎牦牛、巴青牦牛、桑日牦牛、斯布牦牛均缺少BB基因型,丁青牦牛、类乌齐牦牛缺少AB型,均存在严重偏态;桑桑牦牛、工布江达牦牛中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除江达牦牛外,其它10个牦牛类群中AA为优势基因型,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除帕里牦牛、巴青牦牛外,其它9个牦牛类群均处于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926.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检测了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1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8株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另外有8株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为100%;有6株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为1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3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27.
胡萝卜种子中刺毛严重影响胡萝卜播种质量。在胡萝卜播种前需要将种子上的刺毛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去除。转录因子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 1)是调节植物刺毛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在胡萝卜中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报道一种从武汉洪山区野生胡萝卜(武野)中,筛选到植株、茎叶及种子均无毛的材料(命名为:武野-无毛),并对其毛发育调节转录因子DcTTG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野和武野-无毛材料的DcTTG1长度均为1011 bp,均可编码336个氨基酸残基。两个材料的DcTTG1序列上有3个位置不同,导致其推导的氨基酸有3个位点不同。两个材料DcTTG1蛋白序列,均含有4个WD-40基序。以拟南芥为外群,进化分析上胡萝卜的DcTTG1与其他伞形科的TTG1处在同一分枝上,其他科植物的TTG1也处在同一分枝上。表达分析表明,DcTTG1在武野材料中的茎、叶及授粉5 d的花,表达量显著高于武野-无毛,但在未授粉花及形成的种子(授粉20 d)不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928.
王晓然  罗瑞丽  代小华  刘静宇 《遗传》2007,29(7):813-816
在河南南阳收集到一个家系4代23人, 其中6人患先天性智力障碍, 具有轻度的面部和小母指畸形等特点, 先证者伴随有癫痫的发生。采用常规的外周血培养染色体G带分析, 发现先证者的核型为:46, XY, der(21) t(9; 21) (9p22.2; 21q22.3)pat, 是部分9p三体。对该家系其他成员的染色体进行分析, 发现所有患者均为部分9p三体, 异常染色体均来自9号与2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相互易位的异常分离, 因此这是一个部分9p三体综合征家系。而重复区段发生在9号染色体短臂远端一半区域(9pter→9p21)内, 该区是关键区, 导致智力障碍和面容轻微畸形。  相似文献   
929.
近几年来,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生理症状可能源于分布式神经活动的协调障碍。最近,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们用格式塔知觉任务联合验证了这一假说。他们认为,现有研究提示脑电波中(15~30Hz)和(30~80Hz)频段同步化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基础。为了检验该假说,研究者按DSM-IV选取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9名病人进行实验,并另选19名健康被试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被试在经典格式塔知觉任务中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930.
为探究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对滨海滩涂湿地表层土壤的生物扰动效应, 在江苏大丰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核心区的滩涂湿地潮坪区, 春季末期在潮沟附近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3个植物群落中, 分别设置多蟹围隔区、少蟹围隔区和无围隔区, 冬季采集并检测处理后围隔区蟹洞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植物生物量等生态指标, 分析底栖动物对表层土壤的扰动效应。研究发现: 互花米草及白茅群落中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在多蟹区显著低于少蟹区, 蟹丘土壤的TOC及TN含量显著高于多蟹区表层土壤; 而在芦苇群落中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多蟹区土壤C/N、白茅群落多蟹区土壤C/N及C/P显著低于少蟹区, 芦苇群落不显著。互花米草群落蟹穴数量与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相手蟹扰动降低了互花米草及白茅植物群落表层土壤的有机质稳定性, 加速碳氮分解, 降低表层土壤的碳氮含量, 并促进互花米草植物生物量的增长, 但对芦苇群落表层土壤扰动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