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生物科学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论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战略关系时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地球位于太阳系合适的轨道上 ,其表面具有独特的有益于生命活动的物理条件。生命系统 (天然的动植物区系 )适应其居住的环境。依靠生命系统本身的作用可以改变环境。通过物种的进化 ,生命系统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 ,在古代生命系统引发了还原性大气向氧化性大气的转变 ,由此产生了需氧生物 ,而那些厌氧的生物或者灭绝 ,或者转向局部厌氧环境。第二种观点则注重地球环境的物理学上的不稳定性 ,认为地球物理环境正在向与金星或火星类似的没有生命的环境转变 ,而地…  相似文献   
102.
以木荷和杉木为试验材料,模拟异质和同质两种森林土壤养分环境,设计单植、两株纯植和两株混植3种栽植方式,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木荷与杉木混交造林增产及木荷生长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同质养分环境相比,异质养分环境中木荷与杉木混植时两树种均具有较高的苗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且木荷竞争优势明显,这与其根系可塑性强有关.混植的木荷各径级细根大量增生,其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比杉木高80%~180%.木荷细根在垂直方向上采用了补偿性的生长策略,即除占据富养表层外,还在低养分斑块中大量增殖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木荷与杉木的细根在土壤中的拓殖深度不同,生态位分化,缓解了两树种根系对养分的强烈竞争,提高了混植产量.纯植的木荷由于根系自我识别作用,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使得纯植产量较低.细根在空间上错开和均匀分布可能是木荷纯林结构稳定的原因之一.建议在生产中采用块状整地和表层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养分分布状况,营建混交林促进木荷和杉木生长,而对已营造的木荷人工纯林,可以及时调控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3.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王华  逄勇  刘申宝  马璇 《生态学报》2008,28(8):3958-3968
沉水植物恢复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回顾了沉水植物恢复研究的总体情况,通过对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环境因子的系统分析与总结得出: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起着主要限制作用;营养盐、底质、悬浮物、水流、温度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较为明显,各因子都存在某一适宜取值区间,满足沉水植物的最佳生长,就不同类型沉水植物及在其不同生长阶段,该取值区间也有所变化;着生藻类、重金属、pH等因子也会对沉水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但其作用程度相对上述因子较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1)相关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机理的动态、定量化研究不足;(2)考虑到多项因子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开展的综合性研究较少;(3)室内实验较多,野外实验较少,实验结果不能有效指导野外实践.  相似文献   
104.
王梦莹宝  刘马峰  程安春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083-3095
血红素是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其参与了细菌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细菌可以通过自身合成和从外界摄取2种方式获得血红素。然而过多的血红素对细菌是有毒性的,细菌则会利用外排、螯合和降解等多种方式减轻血红素毒性。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感染禽类的革兰氏阴性菌,前期研究表明该菌可通过转运的方式从外界环境摄取血红素。然而,是否该菌也可以自身合成血红素未知。基因组分析发现鸭疫里氏杆菌ATCC11845菌株中的基因RA0C_RS08070编码铁螯合酶(ferrochelatase)HemH,是参与将铁插入卟啉中心,形成血红素的关键酶。hem H缺失后会导致铁离子和卟啉的积累,对细菌造成毒性。【目的】为鉴定Hem H在合成血红素中的功能及查找参与鸭疫里氏杆菌铁离子和卟啉解毒相关基因。【方法】本研究构建了RAATCC11845Δhem H缺失株,并检测亲本株和hem H缺失株在GCB以及GCB添加血红蛋白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随后对亲本株和hem H缺失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AATCC11845Δhem H缺失株不能在GCB培养基中生长,而在GCB培养基补充血红蛋白后生长良好。转录组测序及比较分析发现,与亲本株相比,hem H缺失株中有354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催化活性、生物调节和代谢过程等途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等途径。【结论】Hem H参与了血红素的合成,hem H缺失后导致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来适应代谢的改变,为进一步研究鸭疫里氏杆菌的Hem H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一前言本文记述的菊石化石,系原西藏第四地质大队梁寿生等同志于1978年,采自西藏北部班戈县夏穷错北岸的桂牙及其以东约7公里的波波雅拉两处(插图1).标本产自桂牙组下部的钙质泥岩中,个体较小,经笔者鉴定,计有:Neocosmoceras sp.,Neocomites neocomiensis (d'Orbigny),N.sp.,Kilianella cf.leptosoma Uhlig,K.cf.pexiptycha(Uhlig),Thurmanniceras cf.salientinum Sayn,Th.sp.,Olcostephanus(Ro-  相似文献   
106.
植被在调节陆地碳平衡、气候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监测植被生长变化意义重大.基于AVHRR GIMMS NDVI和MODIS NDVI数据集,在区域、像元两个空间尺度,研究了中国典型干旱区新疆1982—2012年间植被生长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区域尺度,1982—2012年生长季植被NDVI呈极显著增加趋势(4.09×10-4·a-1);NDVI变化趋势存在明显阶段性,1998年前后分别呈极显著增加(10×10-4·a-1)和显著减少(-3×10-4·a-1);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的逆转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秋季,而春季不存在逆转.像元尺度上,农业区NDVI增加趋势显著;NDVI变化呈两极分化现象,剧烈变化区域多随时段长度延长而增加,尤其是显著减少区域范围快速扩张,导致区域尺度NDVI增加的停滞或放缓.研究区域植被生长受水热条件、人类活动共同控制.春、秋季的气温发挥主导作用,而夏季主要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大量施肥、灌溉面积增加等生产活动提高了农田植被覆盖,种植结构、灌溉方式等的改变降低了春季农田NDVI值,载畜量的增加则降低了部分草地的NDVI.  相似文献   
107.
贲门失弛缓症尚无根治的方法,但90%以上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得到缓解。对于初发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症状轻,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及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药物治疗不满意时,可行内镜下治疗。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BT注射治疗及暂时性支架置入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但长期疗效暂时性支架置入治疗优于扩张治疗,扩张治疗优于BT注射治疗。对老年患者、不能行扩张或手术者,可予内镜下BT注射治疗。POEM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但是对于扩张治疗失败或需多次扩张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此综述,旨在为患者寻找一种个性化、有效、创伤小、费用低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本院2011 年-2013 年烧伤患者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患者创面 分泌物、痰液、血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数据分析用WHONET5.6 软件。结果:共分离908 株病原菌,其中最 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在革兰阴性杆 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低。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未发现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在葡萄球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菌株。结论:我院烧伤患者分离的病原 菌以非发酵菌为主,医院应重视对其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9.
在我国,有很多盲人学生,尽管视力障碍为其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为其自身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但是他们仍然在积极勤奋地学习文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着、奋斗着,故而每位盲校教师都应该以帮助盲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为己任,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盲生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师群体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会针对微课程与分层教学来对盲生的生物学习做出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盲校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以岷江百合新鳞茎为材料,MS NAA 0.05mg/L(单位下同) 6-BA 2.0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 NAA 0.5 6-BA 2.0 GA 2.0为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30d为一个继代周期,繁殖系数4~5。在1/2MS IBA 0.5 活性炭1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移栽到腐叶土:木屑:泥塘土为1:1: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