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生物科学   2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阳荷根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根75%乙醇粗提物及其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所得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抑硝化、抗肝癌等生物活性,采用清除体外DPPH、ABTS自由基两种方法考察抗氧化活性;用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两种方法比较抑硝化能力;用MTT方法比较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结果显示,不同乙醇浓度梯度洗脱所得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上比总的75%乙醇粗提物活性好。ZC-Ⅱ(75%乙醇粗提物用25%乙醇洗脱的样品)抑硝化效果最好,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IC50值分别为8.198 mg·mL^-1、1.270 mg·mL^-1。ZC-Ⅴ(75%乙醇粗提物用95%乙醇洗脱的样品)的抗肝癌效果达到95.6%,并存在剂量依赖效果。证实不同乙醇浓度洗脱所得样品的生物活性高于总粗提物活性,且生物活性部位主要集中在小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72.
目前,香蕉条斑病毒所有3个ORF表达产物功能均不明确,通过双杂技术研究病毒未知蛋白与宿主蛋白的互作,可以初步推断未知蛋白的功能。本实验旨在构建香蕉条斑病毒ORFⅠ和ORFⅡ在细菌双杂系统中的诱饵质粒。首先以课题组保存的连接有香蕉条斑病毒河口分离物全基因组的pMD-18T载体DNA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切胶回收,并通过与带有λcI基因的pBT载体共同双酶切及T4连接酶连接后,得到与λcI基因融合表达的重组载体pBT-ORF1和pBT-ORF2。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MRF'报告菌株,用IPTG(0.1mmol/L)诱导目的基因片段表达。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ORF1-λcI和ORF1-λcI两种融合蛋白均成功表达,且大小与预期一致。之后,pBT-ORF1及pBT-ORF2分别与空质粒pTRG共转化XL1-BlueMRF'报告菌株,pBT空质粒和pTRG-Gal11p共转化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pBT-ORF1及pBT-ORF2均无自激活现象,可以进行后续的细菌双杂工作。本实验为BSV与宿主的细菌双杂系统的建立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社会治理是基于对本社会管理过程中权力格局分析与判断,在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基关系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倡导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由于其对公众利益和责任表达、解决突出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针对性和优越性,已得到普遍促进和应用。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社会治理理论进展、内涵归纳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社会治理有效路径和实践探索的梳理分析,提出了在医疗卫生领域探讨和开发其社会治理效用和适宜路径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4.
安徽野生香菇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子迎  王书通 《菌物学报》2006,25(2):211-216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26个安徽野生香菇Lentinulaedodes菌株和6个香菇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并根据ISSR分析选择遗传距离远近不同的亲本进行组合杂交,评价了其杂种优势。在78个ISSR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1个,占78.2%。聚类分析显示,当以相异距离0.23为阈值,32个菌株被划为5个ISSR遗传组,多数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这表明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的检测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较大的组合其杂种优势也较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检测SARS-CoV X4基因转染后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研究SARS-CoV X4蛋白潜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其与SARS-CoV致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利用RosetteSep分离法分离外周血T细胞,以Amaxa核转染仪将pEGFP-SARS-CoV X4真核表达载体转入T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瞬时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CBA技术检测T细胞细胞因子。结果:SARS-CoV X4基因转染后12h得到了明显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绿色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率为245;与空载体转染组相比,SARS-CoV X4基因转染能显著促进T细胞IL-6及TNF-α的分泌。结论:SARS-CoV X4蛋白可诱导T细胞分泌前炎症因子IL-6及TNT-α,SARS-CoV X4蛋白可能在SAR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ADH)突变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由于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下生成乙醇,使得丙酮酸向乳酸转化的流量减少。采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孢子液,诱变剂量为0.15 mg/ mL时,致死率为70%~80%。在含丙烯醇的YPD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两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mut-1和mut-2,检测突变株mut-1和mut-2的最大ADH活力分别为35.67和43.09U/mL,是原始菌株的41.63%和50.29%。发酵72h后,原始菌株的乙醇与乳酸浓度分别为28.9g/L和40.31g/L,而mut-1和mut-2突变株的乙醇产量分别为4.87g/L和6.56g/L,乳酸产量为54.45g/L和44.07g/L。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mut-1和mut-2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高于出发菌株,其生物量积累亦高于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77.
云南小头蛇属一新种:(蛇亚目:游蛇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背景】附子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严重影响附子的生产。【目的】筛选出对附子白绢病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并将其用于病害防治。【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从黄粉虫蛹体分离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齐整小核菌具有较强拮抗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测定拮抗菌的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对齐整小核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结果】筛选出的拮抗菌株将其编号为N2,初步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N2最佳培养基配方(g/L):胰蛋白胨10.0,酵母浸粉5.0,蔗糖20.0;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 6.0,温度36℃,转速240 r/min,装液量30 mL,接菌量0.05%;其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胞外酶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产嗜铁素。【结论】菌株N2对附子白绢病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9.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中糖肽结合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具有多型性,它的主要的两个型E3和E4都是糖蛋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E3和E4中各种单糖组分。在E3中,糖残基数为:甘露糖16,半乳糖2,术糖2,阿拉伯糖2,葡萄糖l,总残基数为23;在E4中残基数为:甘露糖19,半乳糖3,木糖3,阿拉伯糖3,葡萄糖1,共29个残基。  相似文献   
80.
1963—1964年,笔者在云南蒙自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小白腰雨燕(Apus affinis subfurca-tuS)标本进行了观察记录。 一、工作方法 为了研究小白腰雨燕在居留期的换羽,选定一个巢区每7天左右采集一次,每次1—4只,通常2只。自1963年7月9日到1964年12月12日,共观察记录124只。所获标本逐只检查全身换羽情况,并按羽域一一记录。对换羽顺序很显明的尾羽,飞羽和初级覆羽的每一片羽均记录其长短和状态。如某枚羽刚脱落,血鞘羽长,破出羽鞘长,从羽鞘中刚破出完毕,即刚完成其换羽以及某羽全长等。对无显明换捌顺序的其他羽域,如有1~5片羽处在换羽过程中者记“ ”,6~10片记“ ”,10片以上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