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生物科学   4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N- 乙酰转移酶NAT10 在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N-乙酰转移酶NAT10蛋白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及与类型、分级的关系。方法:通过原核表达NAT10蛋白免疫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并经免疫印迹鉴定;以组织芯片一免疫组化检测166例软组织肉瘤和2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NAT10蛋白的表达。结果: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印迹鉴定与NAT10具有特异结合性。免疫组化显示166例软组织肉瘤中NAT10蛋白阳性95例,阳性率为57%(95/166),2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4例阳性14%(4/28)。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NAT10表达的主要分布为:滑膜肉瘤76%(13/17)、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5%(15/20)、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70%(16/23)、横纹肌肉瘤70%(7/10)、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50%(11,/2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50%(7/14)、平滑肌肉瘤43%(6/14)、脂肪肉瘤42%(8/19)、黏液性纤维肉瘤38%(6/16)。统计比较显示:滑膜肉瘤与黏液性纤维肉瘤和脂肪肉瘤,以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黏液性纤维肉瘤之间NAT10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NAT10蛋白强阳性表达(≥++)多存在于滑膜肉瘤(53%,9/17)、横纹肌肉瘤(40%,4/10)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0%,8/20)。在FNCLGC分级中,19例I级肉瘤中NAT10阳性表达率为42%(8/19),44例Ⅱ级肉瘤为43%(19/44),70例Ⅲ级肉瘤为73%(51/70)。Ⅲ级NAT10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均为P〈0.05)。结论:研究表明N-乙酰转移酶NAT10表达于多种人软组织肉瘤,尤其在高度恶性肉瘤,因此有可能为软组织肉瘤的分级及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32.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也许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最为宏伟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分子生物学工程。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人类24条不同染色体的物理图谱和基因图谱,以及核苷酸全序列。这项计划最初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能源部于1990年发起,现已有中国...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报道人工栽培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林在相同的品种、年龄、立地条例、抚有管理等条件下,每株穗数和每穗果数这两个因素在影响株产量的作用,其中以每株穗数对乌桕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4.
郭哲  孙先超  侯仰韶 《生命的化学》2023,(10):1495-1500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如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存在不良反应大、易耐药等问题。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中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中药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含有皂苷类、糖类、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竹节参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化疗增敏、增强机体免疫、改善肿瘤恶病质等有关。本文对竹节参中具备抗肿瘤作用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竹节参中不同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成盐等反应,合成4个抗肺癌转移药,并作了红外鉴定。  相似文献   
136.
谷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Ⅵ.谷子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培业  周翔  侯变英  孙涛  仇玉玲SUN  Pei-Ye  ZHOU  Xiang  HOU  Bian-Ying  SUN  Tao  QIU  Yu-Ling 《遗传》1994,16(3):24-27
运用G.L. Stebbins (1971)核型分类的方法,对欧、亚大陆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谷子(Setaria italica)品种的核型进行了分类。从染色体水平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及欧洲是谷子的两个起源中心,即一个在中国,另一个在欧洲。本项研究结果与新近国际文献有关粟同工酶、贮藏蛋白分类及起源与进化的论述,有许多观点是很接近的。 Abstract: Karyotype of 14 Setaria italica varieties representing Europe and Asia Continental different types have been classified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G.L. Stebbins (1971). It proved in chromosome level that there are two original center of millet, one is China, another is Europe.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探究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甲状腺片用于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并进行碘131清甲治疗后行TSH抑制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动态分组法,对照组及观察组,n=40。单纯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为对照组,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甲状腺片治疗为观察组。比较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SH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甲状腺片用于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效果优于左甲状腺素钠片单独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8.
139.
采用药膜法测试了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并测定了其对成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初孵若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接触时间24、48、72和96 h 的LC50分别为26.26、4.68、1.51和0.62 μg/cm2;其对AChE没有明显影响; 对Na+ -K+ -ATPase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 效应关系,IC50为44.9 μmol/L; 对Ca2+-Mg2+-ATPase表现出低剂量激活,高剂量抑制的现象。结果提示美洲大蠊的AChE不是脱氧鬼臼毒素靶标,而ATPase可能是脱氧鬼臼毒素的重要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0.
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千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常见的鼠种之一,作者于1991~、995年4~10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中国农业守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利用直线夹日法在站内的流动消逝天,半流动消逝一,固定沙地,丘间滩地,林地和农田中开展了种群数量调查。6a共布放124245闪日,捕获鼠7498只,其中子午沙鼠1408只,在各种鼠中占18.77%,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