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生物科学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脂肪酸代谢紊乱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家族(long chain acyl-coenzyme A synthetase family,ACSLs)负责激活长链脂肪酸,在脂肪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癌细胞中,其调控作用经常被解除,细胞内脂肪酸的分布、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癌症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ACSLs 在哺乳动物中包括5种亚型,分别为ACSL1、3、4、5和6。ACSL1在甘油三脂的合成和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ACSL3有助于脂滴的形成,脂滴对维持脂质稳态具有重要作用;ACSL4的表达与类固醇激素相关,在铁死亡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ACSL5可以催化外源性脂肪酸的代谢,但不能催化从头合成脂肪酸的代谢;ACSL6在脑内的脂肪酸代谢及生殖器官中精子发生和卵巢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CSLs的调控因子包括转录因子、共激活因子、激素受体、蛋白激酶和小的非编码RNA等。它们通过介导脂肪酸代谢,广泛参与线粒体介导的能量代谢,内质网应激和肿瘤炎性微环境等。此外,ACSLs还作为独立预后因素,成为各种癌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CSL家族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ACSL基因家族,ACSLs与恶性肿瘤及基于ACSLs脂代谢的肿瘤治疗方面进行阐述,为后续ACSL基因家族的研究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2.
间种蔬菜对甘蔗地生态环境和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 (SaccharumofficinarumL .)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达 4 5 33× 10 6ha[1] ,甘蔗的前期生长比较缓慢 ,行间有比较大的可利用空间 ,到6月下旬~ 7月上旬才进入迅速生长期并逐渐封行。有研究表明 ,在甘蔗园间种玉米对甘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5] ,而合理间种豆科作物 (黄豆和花生 )不仅不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发育 ,还可以增加甘蔗的产量[4 ,6] 。但间种作物对甘蔗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未见报道 ,我们于 1997- 1999年在桂西北开展了甘蔗园间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蔬菜作物的试验 ,并对间种甘蔗园生态环…  相似文献   
13.
两个品种玉来愈伤组织经0.5和5mmol/L的百草枯处理3h后,在渗透胁迫(PEG6000-0.5MPa溶液)下处理24h,电解质泄漏率增加;H2O2和MDA积累;AsA和CAR含量的减少加剧。0.5和5mmol/L的苯甲酸钠减轻渗透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促进CAT活性的增加;使SOD、GR、AP和POD能维持较高的活性;AsA和CAR含量降低的幅度减小。抗旱性强的品种PAN6043愈伤组织抗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能力强于抗旱性弱品种SC701,并与合高活力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扶桑插条愈伤组织质膜内陷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扶桑插条愈伤组织细胞中质膜内陷现象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液胞化状态的细胞中均有质膜内陷存在。在分化细胞中,质膜呈波状起伏或形成某些大小不等的质膜内陷。兴胞化细胞中的质膜内陷数量多,体积增大。质膜内陷多呈圆球状,内含多种形状的内含物,由靠近原质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质膜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由产γ-氨基丁酸(GABA)的特性菌株制得的复合益生菌制品对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产GABA的特性菌株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作为发酵剂,经长时发酵后得到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混合物,喷雾干燥后制得复合益生菌制品。非靶标代谢组学检测复合益生菌制品中的代谢产物种类,再通过人群试验验证复合益生菌制品对睡眠的改善作用。招募患有睡眠障碍人群,设置复合益生菌制品作为试验组,同等剂量的GABA作为对照组,每组50人,干预时间为2周,通过匹斯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入睡时间、半夜醒来次数及再次入睡情况、睡眠总时长)对受试人群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经非靶标代谢组学检测复合益生菌制品的代谢产物非常丰富,除神经递质类物质GABA外,还有抗氧化物质如谷氨酰胺、脯氨酸、甜菜碱等,乙酸、丁酸盐类等短链脂肪酸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类。这些成分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群试验经2周的干预后,试验组PSQI评分显著下降(t=6.120,P<0.000 1),第1周下降了34.6%,第2周下降了42.0%;对照组PSQI评分也显著下降(t=2.716,P<0.010 0),第1周下降了16.0%,第2周下降了22.2%。结论 综合PSQI评分和睡眠症状改善情况,都表明了复合益生菌制品的干预效果优于同等剂量的GABA。推测复合益生菌制品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肠-脑轴的互动,进而影响免疫和神经内分泌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从而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6.
扦插是袋鼠花繁殖的主要方法。本实验采用不同剂量营养液与吲哚丁酸(IBA)不同浓度相结合的方法,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袋鼠花的生根情况,探讨袋鼠花水培扦插的适宜处理组合。结果表明:营养液方面,清水处理对根条数、根长、根鲜重和生根率的影响明显优于其它处理,有利于袋鼠花的水培生根;IBA浓度为20mg/L时的生根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而当其浓度为40mg/L时对于根条数、根长和根鲜重则明显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最有利于袋鼠花的水培生根。实验结果说明较低浓度的营养液(如清水)与中等浓度(如40mg/L)的IBA激素最有利于袋鼠花的水培生根。因此,本研究为缩短水培袋鼠花的生产周期及突出其观根特色,提高其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转双价抗虫基因毛白杨无性系85号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化的毛白杨无性系85号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ⅠAc)和AP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毛白杨无性系85号基因组.在高浓度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和根,初步选择到200株转化植株,PCR检测显示,66株呈阳性反应.Southern杂交和ELISA检测进一步证明,Bt(CryⅠAc)和API双价抗虫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无性系85号基因组中,并得到了表达.对转化植株用舞毒蛾幼虫进行饲虫试验,结果显示昆虫幼虫的死亡率高达60.0%~77.8%,且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也受到了明显抑制.研究结果为杨树抗虫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RNAi方法对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幼虫热激蛋白基因(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以选择一种可高效降低靶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方法,明确这两个热激蛋白在沙葱萤叶甲幼虫抗寒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沉默沙葱萤叶甲1和2龄幼虫的GdHsp60和GdHsp70,采用qPCR检测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通过显微注射法分别 对GdHsp60和GdHsp70进行RNAi后24 h,用热电偶法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生物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暴露于不同低温条件下(-6~-14℃) 2 h的半致死温度(Ltemp50)以及在-5℃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半致死时间(Ltime50)。【结果】用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均可以降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但显微注射法的沉默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均降至最低,分别降低了84.15%和92.38%。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中,显微注射dsGdHsp6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10.56±0.42℃,-7.66±0.56℃,-8.33℃和49.25 h,显微注射dsGdHsp7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为-9.08±0.23℃,-6.09±0.28℃, -8.20℃和52.21 h,而对照组的分别为-14.71±0.11℃,-13.94±0.09℃,-10.63℃和87.13 h。与对 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过冷却点 、结冰点和Ltemp50显著上升,而Ltime50值显著缩短。【结论】显微注射法可作为沙葱萤叶甲Hsp相关基 因RNAi的主要干扰方法;沉默GdHsp60和GdHsp70基因均会显著降低了沙葱萤叶甲幼虫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油桃花芽破眠过程中H2O2代谢与Ca2+转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测定法分析高温、单氰胺和TDZ 3种破眠处理对"曙光"油桃休眠花芽H2O2代谢的主要影响,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H2O2对休眠芽Ca2+转运的影响,研究H2O2在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深休眠时期,高温和单氰胺处理均能诱导芽内H2O2含量升高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破眠作用;TDZ对H2O2含量及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不大,破眠效果较差.休眠花芽原基组织钙通道活跃,对外源Ca2+呈吸收状态.外源H2O2可诱导休眠花芽原基组织Ca2+转运发生变化,低浓度H2O2降低Ca2+吸收速率,高浓度H2O2使组织对Ca2+的转运由吸收转变为释放.这表明休眠芽内H2O2信号和Ca2+信号相关联,通过诱导H2O2积累调控Ca2+信号可能在高温和单氰胺打破休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天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分段匀滑技术,编制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 Ⅱ型,其成年阶段的个体较丰富;银杏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