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生物科学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2(myelocytomatosis protein 2, MYC2)作为MYC型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茉莉酸响应途径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抵抗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NCBI数据库中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基因序列,从草莓(Fragaria×ananassa)品种‘红颜’(‘Benihoppe’)中克隆鉴定了1个FaMYC2-like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残基。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FaMYC2-like蛋白具有bHLH-MYC家族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FaMYC2-like蛋白与月季花(Rosa chinensis)等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中的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其启动子区含有大量的光信号、胁迫响应及激素信号的响应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FaMYC2-like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组织特异性RT-qPCR结果显示,FaMYC2-like基因在草莓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在茎、叶和花中也有较高表达,在匍匐茎中表达量最低;在果实发育早期...  相似文献   
22.
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朱海  胡顺军  刘翔  李浩  李宜科 《生态学报》2017,37(3):860-867
土壤水是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限制着植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梭梭作为北方荒漠区重要的固沙植物,研究梭梭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对其植被生存或恢复以及群落稳定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少有学者研究过不同龄阶梭梭根区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于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和烘干法对0—400 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梭梭根区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2月下旬—3月下旬是土壤水分快速补给期,4月上旬—5月下旬是土壤水分均衡期,6月上旬—10月下旬是土壤水分耗损期,11月上旬—次年2月中旬是土壤水分稳定期;(2)梭梭根区0—50 cm土层,受降雨、融雪水入渗补给和蒸发的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且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50 cm以下土层变异系数较小且随深度变化微小;(3)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剖面平均土壤含水率全年与春、夏、秋季均表现为:枯树成熟梭梭中龄梭梭裸地;(4)随距梭梭树干距离的增大(0—5 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整体呈减小趋势;降雨前后,梭梭根区浅层(0—10 cm)土壤含水率增量大于裸地土壤含水率增量。  相似文献   
23.
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法筛选日本血吸虫雌雄虫差异基因,从中获得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基因(eIF5)的 表达序列标。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5’端进行电子延伸,获得含完整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 (AY686501)。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c,进行重组表达。免疫保护效果实验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显著 抑制血吸虫卵在寄主肝脏中的沉积效果。  相似文献   
24.
李浩 《生物学杂志》2003,20(5):53-54
以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生物实验学习实际运用的成效,阐述了生物实验学习软环境创设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25.
MHV表面S蛋白介导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对易感细胞受体的吸附、侵入阶段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传播过程中细胞与细胞的融合,以及免疫激活、组织嗜性、病毒致病性的变异。S蛋白对受体mCEACAM的识别是MHV感染种属特异性和组织趋向性的最初决定因素,不同MHV毒株S1亚基的长度及核苷酸序列都呈现高度多态性,这些突变导致抗体表位和T细胞表位缺失,为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hIL-10和HGF重组体对大鼠活体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A大鼠(RTla)为供体,Lewis大鼠(RTll)为受体建立异种肝移植鼠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后1天及7天,腹腔内注射T-HGF和T-hIL-10重组体(100μg/ml)100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1,7,10,20天取大鼠尾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HGF、IL-10水平,RT-PCR测定肝细胞HGF、IL-10mRNA的表达水平,常规肝功能测定,活体肝移植动物生存期观测.结果:实验组鼠肝细胞有HGF和IL-10mRNA表达,对照组肝细胞未见表达.对照组大鼠HGF和IL-10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验组大鼠HGF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重组体的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9+0.9)天,20天时存活只数为6只.存活率75%;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8.6±0.5)天,20天时存活只数为2只,存活率75%(P<0.05).对照组未注射重组体,ALT和AST值持续升高,注射重组体后ALT和AST值亦有升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体肝移植大鼠导入IL-10和HGF基因重组体后可抑制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7.
李浩  张平 《菌物学报》2012,31(2):223-228
用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别对长根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双孢菌株和四孢菌株的菌丝、子实体、担孢子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双孢长根小奥德蘑菌丝细胞多为单核,无锁状联合;原担子中单核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横向或纵向排列的子核,这2个子核分别进入2个担孢子中,留下无核的空担子;成熟担孢子具有一个核。四孢长根小奥德蘑菌丝细胞大多数为双核,具有锁状联合;进入原担子中的两个单倍性细胞核先发生核配,形成一个二倍性的核,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减半的单倍性子核,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心力衰竭患者呼吸调控异常的机制众说纷纭,特别是动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的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尚缺乏直接的试验证据。本文依据心力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的降低幅度,探讨心力衰竭导致呼吸调控异常的机制。方法: 选择5名心力衰竭患者,连续桡动脉逐搏取血,测定PaO2,PaCO2,pHa和SaO2。选取2个典型呼吸周期,用于分析动脉血气的波浪式变化。比较患者相邻最高和最低值,以验证是否存在周期性波浪式信号变化。此外,将心力衰竭患者与心功能正常患者动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信号的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包括2例外科手术和3例ICU住院监护患者,4男1女,年龄(69±7)岁,身高(169±10)cm,体质量(75±19)kg,左心射血分数(LVEF)=(38±3)%。动脉血液充满肝素化细长塑化管需要17±2次心跳,即取血需要17±2次心跳,覆盖超过2个呼吸周期。心力衰竭患者PaO2,PaCO2,[H+]a和SaO2均呈现明显的波浪式变化(P<0.05),幅度分别是(7.94±2.02)mmHg,(1.18±0.56)mmHg,(0.54±0.17)nmol/L和(0.21±0.07)%,分别是各自均值的(6.1±1.5)%,(3.2±1.5)%,(1.5±0.5)%和(0.2±0.1)%。与心功能正常患者比较,动脉血气波浪式变化幅度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但仅PaO2和[H+]a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连续逐搏动脉取血血气分析法证实,心力衰竭患者自主呼吸时动脉血气也有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但其变化幅度较心功能正常患者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9.
李浩 《人类学学报》2011,30(3):274-274
2011年4月30日至5月5日,"第二届世界早、中更新世两面器工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落成的韩国全谷里史前博物馆顺利举行。这是国际旧石器考古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十余个国家的近五十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与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行七人参加了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汤对去卵巢大鼠冠脉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3月龄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共计46只,分别为:正常组(NORM)、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补肾活血汤高、低剂量组(OVX/BHT-H、OVX/BHT-L)、17β-雌二醇干预组(OVX/ERT)。以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器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E2、ET、PGI2、TXA2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去卵巢组心肌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器破坏严重,中药组及17β-雌二醇干预组有所改善。与正常组相比,去卵巢组大鼠血浆中E2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与去卵巢组相比,中药组大鼠E2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与雌激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去卵巢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浆ET-1值有所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明显,中药组组大鼠的NO值稍有升高,但与正常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大鼠的TXA2值明显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明显,中药组PGI2值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17β-雌二醇干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汤能预防去卵巢后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破坏,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