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生物科学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21.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该科植物以茎圆柱形攀缘;叶二型,通常为奇数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不育叶羽片边缘具软骨质硬齿,羽片基部上侧具一腺体;叶脉细密,中肋两侧各具1行窄长网眼,向外伸出分离小脉;能育叶线形,孢子囊群密被羽片下面,无隔丝而与其他蕨类物种相区分.目前该科在广西仅记录光叶藤蕨1种,...  相似文献   
22.
中国石灰岩地区霉草科一新记录种——星状霉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中国石灰岩地区霉草科喜荫草属一新记录种--星状霉草Sciaphila stellata Aver.,本种与国产的大柱霉草S.megastyla Fukuyama et Suzuki在外形上较相似,但不同在于前者茎具不明显的棱,叶片苞片状,卵形或三角形,顶端钝,花序仅排列在轴的一侧;雄花与雌花花被片具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23.
邓研农  陈龙 《蛇志》2007,19(3):211-213
近年来,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er,SCL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占肺癌总数的20%~30%[1]。SCLC病程短,发展快,对化疗和放疗敏感,因此,化疗和放疗已成为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2]。现将近年来SCLC化疗和放疗的治疗进展概述如下。1局限期SCLC治疗1·1化疗SCLC对化疗敏感的特点早已被发现,许多化疗方案被应用于SCLC,中位生存期约12个月,2年生存率为10%~15%,化疗持续时间4~6个月,长期维持化疗对生存没有影响[3]。文献[4]指出,85%~90%局限期SCLC患者经化疗后获得缓解,50%~60%的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尽管几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  相似文献   
24.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更新格局及代际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南方铁杉更新格局,以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各龄级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与代际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2)南方铁杉幼(苗)树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而高龄级大树在各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3)幼(苗)树、小树与大树间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关联,而随着尺度和年龄的增长,代际关联性不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南方铁杉完全能进行自然更新,但在种群发展过程中大树对小树(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林下较难、林窗(或林缘)正常的更新格局。  相似文献   
25.
采用点计数调查法和访问方法在2004年12月、2005年10月、2006年4月、2006年12月及2007年5月对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三大林区(即:凤凰山林区、西大明山林区和小明山林区)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种群数量约53±8只,按保护区的面积计算种群密度为0.088ind·km2,按森林覆盖面积为0.23ind·km2.其中:凤凰山林区及西大明山林区估算冠斑犀鸟有41±5只,比2000年数据减少了约30只;小明山林区仅剩12只.结果反映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冠斑犀鸟已处在极度濒危的边缘.  相似文献   
26.
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龙胆科)种子表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龙胆科双蝴蝶属8个种和蔓龙胆属6个种的种子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表明,2属的种子表面特征均为网状纹饰类型。其中Tripterospermun cordatum,T.volubile,T.chinense,T.discoideum,T.japonicum,T.filicaule,Crawfurdia delavayi和C.pri-cei的种子表面为细网状;T.hirticalyx,T.pingbianense,C.puberula,C.tibetica,C.campanu-lacea和C.crawfordioides的种子表面为粗网状,在龙胆属Gentiana的不同组中均存在网状纹饰,因此,从种子表面特征可看出,龙胆属,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3属间具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双蝴蝶属中,种之间在种子表面特征上有分化。在表面纹饰的具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别,而在蔓龙胆属中种间差别很小,仅在一些种子表面有无附属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7.
蛇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何先保  农恒岳 《蛇志》1999,11(2):9-11
目的 探讨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方法 应用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人源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结果 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传代细胞株(Novikoff及Hep-2)的抑制作用随蛇毒剂理的增加而增强,剂量为5μg/ml时,蝮蛇毒对传代细胞Novikoff及Hep-2的抑制率分别为50.3%和47.5%,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Novkoff及Hep-2的抑制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8.
四数獐牙菜的胚胎学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四数獐牙菜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 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为3-细胞。子房2心皮,2心皮连接处强烈内凸,4列胚珠。薄 珠心,单珠被,直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蓼型。胚乳发育为核型。胚胎发育为茄型酸浆I变型。反足细胞 在胚囊成熟时期宿存。果实成熟时,种子只发育至球型胚阶段。承珠盘存在。与已研究的獐牙菜种类 的胚胎特征相比较,该种存在三个显著的特点:直生胚珠,心皮连接处强烈内凸,承珠盘存在。这三个特 征目前仅在龙胆族中的花锚属中发现。经过性状分析,它们均是演征,此三个共有演征表明四数獐牙菜 与花锚属是一单系群,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与Yun &; Kupfer(1995)的分子证据部分吻合,因为分 子系统树上的花锚单系支包括花锚、四数獐牙菜和北美的密花属(广义獐牙菜属中的密花组),而后者的 胚胎学特征未有任何报道。胚胎学研究暗示四数獐牙菜的分类学等级有待重新评价,广义的獐牙菜属 有可能不是一单系发生群。  相似文献   
29.
黄土区土壤放射性的生物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生物学循环和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剖面分布的总趋势是沿发生层往下逐步减少。其生物积聚系数因不同核素而变动在1.06—1.44间。放射性物质在各类植物体内的含量顺序是:牧草>农业作物≥灌木≥果树>乔木。植物对α放射性的富集系数一般均小于0.10,而β放射性的富集系数大都处于0.5—1.0间.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土壤放射性可分为积累、消耗和中间3种平衡类型。  相似文献   
30.
养殖泥螺样品体内需氧平板菌落数为 7 3× 1 0 5~ 2 8× 1 0 6 个 /g。从泥螺体内共分离获得 2 1 7株细菌 ,88 5 %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优势菌属是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61株、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 58株、弧菌属 (Vibrio) 2 7株和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2 1株。结果表明 ,每批泥螺样品的细菌总数均超出卫生标准 1~ 2个数量级 ,7月和 9月样品的大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