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57篇
生物科学   22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4种蔬菜对朱砂叶螨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种供试蔬菜品种以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密度有明显增加,品种间存在的抗螨性差异,其中苦瓜抗螨性能,丝瓜,茄子,豇豆则表现在不同程度度的感螨性,朱砂叶螨能够取食苦瓜叶片,但发育历期延长,雌成螨寿命缩短,死亡率较高,而且在高苦瓜上不产卵,朱砂叶螨在豇豆,茄子,丝瓜上,发育历期短,雌成螨寿命长,产卵量大,死亡率低,R0,γm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增强回归树和Logistic回归的城市扩展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城市扩展驱动力对于准确判断城市发展规律,剖析演化过程和预测城市未来扩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提供指导。以沈阳市1997—2010年城市建成区变化作为因变量,选取三大类10种驱动因子,利用增强回归树(BRT)和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分析影响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BRT分析得到影响沈阳城市扩展的驱动因子从大到小依次是:距1997年城区距离、距河流距离、数字高程模型DEM、距高速公路和铁路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开发区规划、GDP、人口密度、坡向和坡度;(2)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沈阳城市扩展的前8位驱动因子依次是:开发区、距1997年城区距离、DEM、距高速公路和铁路距离、人口密度、距河流距离、农村居民点和坡度;(3)距1997年城区距离、DEM、距高速公路和铁路距离是影响沈阳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均位于主要因子的前四位;(4)总体来说,沈阳城市扩展受邻域因子影响最大,而自然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社会经济因子则只有开发区和农村居民点对城市扩展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3.
成瘾是对成瘾物质的强迫性、持续性需求并缺乏控制能力的行为,它会导致大脑中枢奖赏回路的改变。下丘脑是调控自然奖赏的重要脑区,它能特异性地表达一种被称为食欲素(orexins/hypocretins)的神经肽。食欲素通过作用于食欲素受体调控睡眠、觉醒状态,同时,食欲素受体在药物成瘾和奖赏相关的行为中也有重要作用,投射到不同脑区的食欲素对不同药物导致的成瘾调节作用也不同,调控食欲素信号系统,将可能成为治疗成瘾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总结了食欲素信号系统在不同药物成瘾过程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聚酰胺、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卷柏属植物兖州卷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1个化合物:aurantiamide(1)、aurantiamide acetate(2)、Nbenzoyl-L-phenylalaninol(3)、neoechinulin A(4)、5,7-二羟基色原酮(5)、3-(3-羟基-苯基)-丙酸(6)、3-(3-羟基-苯基)-丙酸甲酯(7)、肉桂酸(8)、(1H-indol-3-yl)oxoacetamide(9)、3-甲醛-1H-吲哚(10)、3-甲酸-1H-吲哚(11),以上11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得到。采用Hoechst Staining法评价化合物1~4四个肽在低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4个肽类化合物在低氧复氧诱导的PC-12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对低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呈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筛选系统,克隆人ET A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pTag-Lite SNAP-ET A在CHOK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从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克隆人ET A基因,连接到pTag-Lite SNAP质粒,构建表达载体pTag-Lite SNAPET A,用FuGENER HD转染试剂将表达载体pTag-Lite SNAP-ET A转染入CHO-K1细胞内,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SNAP-ET A的表达。DNA测序结果表明pTag-Lite SNAP-ET 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人ET A在CHO-K1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996.
香蕉寒害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绝大部分香蕉种植区域属于香蕉非最适宜种植区,容易受到冬春寒流的侵袭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寒害已成为制约我国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对香蕉寒害症状和类型、香蕉抗寒生理生化研究、防寒措施、抗寒相关基因的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简述了香蕉寒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以期对香蕉寒害的基础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ASR(ABA,stress,ripening induced protein)是一类响应植物干旱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许多植物中已有报道,然而尚未见香蕉(Musa acuminata)VPASR与抗旱作用的相关研究。该实验从香蕉果实cDNA文库中筛选出1个AS尺基因,即MaASRl(登录号为AY628102)。干旱胁迫下,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部。将MaASRl转入拟南芥∽rabidopsisthaliana),Southern检测确定了两株独立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命名为L14和L38)。表型观察发现,此两转基因株系的叶片变小且变厚Northern和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MaASR1在L14和L38中表达。控水处理后,L14和L38的存活率及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型。经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处理后,对MaASR1转基因株系中ABA/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MaASR7可增强转基因株系对ABA信号的敏感度,但不能增强植株依赖于ABA途径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在血培养阳性结果中的检出情况研究,探讨血标本中CNS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50例成人患者和50例幼儿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送检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到CNS结果及耐药性分析。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120)血培养仪对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应用美国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完成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100株CNS菌株中共检出病原菌的CNS 73株,污染菌的CNS 27株。其中,50例成人血培养标本中检测CNS阳性患者中,菌血症有28例(56.0%),污染菌有22例(44.0%);50例幼儿患者血培养中,菌血症有45例(90.0%),污染菌有5例(10.0%)。CNS感染的成人和幼儿菌血症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除庆大霉素、新生霉素和替考拉宁外,其余抗生素均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苯唑西林的给药剂量有利于减少细菌的耐药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与污染菌各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苯唑西林的剂量可减少细菌的耐药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短期血标本中(≤48 h),既能检测到病原菌又能检测到污染菌,而在长期血标本中(>48 h),仅能检测到污染菌。此外,病原菌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污染菌的检测时间(P<0.05)。结论鉴于CNS菌血症样本的污染率较高,对血培养CNS阳性结果不能作为确诊结果,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以判定是否为致病菌,有利于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研究南海海军部队特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皮肤马拉色菌的检出以及菌种的构成,探讨马拉色菌与特发性瘙痒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采自56例特发性瘙痒症患者与50例健康者的鳞屑标本进行真菌学镜检及采用菜子油培养基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镜检阳性率分别为74.10%和72.00%,X2=0.344,P〉0.0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镜检马拉色菌孢子密度Ⅲ级以上(每10个高倍视野≥50个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4.70%和38.89%,X2=20.30,P〈0.01。两者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168份标本共分离出143株马拉色菌,阳性率85.12%。其中合轴马拉色菌97株(67.83%),球形马拉色菌26株(18.18%),糠秕马拉色菌19株(13.29%),钝形马拉色菌1株(0.70%)。对照组分离出马拉色菌107株,阳性率71.33%;其中糠秕马拉色菌55株(51.40%),合轴马拉色菌33株(30.84%),球形马拉色菌14株(13.08%),钝形马拉色菌5株(4.67%)。菌种检出率和菌种构成差异均有显著性(X2=2.99,P〈0.01和7。X2=51.16,P〈0.01)。结论南海海军部队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皮肤马拉色菌载量较正常人高,其优势菌是合轴马拉色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