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日光温室中的午间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率高 ,频繁地使用农药等一系列问题 ,已研制了具有阴、阳棚结构的新型日光温室 ,它通过阴、阳棚之间的热交换 ,既可降低阳棚的午间高温 ,推迟并缩短了阳棚午间 30℃以上的高温 ,又可提高夜间低温 ,其日平均温度比对照 (二代日光温室 )气温提高了 3.8℃ ,地温提高了 4.2℃ ;光照总入射量比对照平均增加 1 3.5 % ;≥ 85 %湿度平均减少 4.7h/d;病虫害发生率及农药使用量比对照减少 85 %以上。将阳棚午间多余的热量补充给阴棚 ,可使其温度提高 3~ 5℃ ,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荫区 (大多都闲置 )转化为生产区 ,使土地利用率从 43.8%提高到 68.8% ;该日光温室可提供两种不同光照、温度等条件的温室人工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基本实现了光、温、水、土、CO2 等生态因子的优化配置 ,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新型日光温室 -集水工程 -沼气池联体构筑为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研究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模型动物。方法通过滴鼻的方法将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BALB/c小鼠的临床症状明显,病理变化典型。结论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模型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GenBank、Uniprot、ExPASy、SWISS-PROT数据库资源和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MTERF3蛋白进行系统研究,包括hMTERF3的理化性质、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功能域、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的功能分类预测、同源蛋白质多重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三级结构同源建模。结果:软件预测hMTERF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97×103,等电点为8.60,不具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分析显示主要为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包含6个MTERF基序,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人线粒体;功能分类预测其为转运和结合蛋白,参与基因转录调控;同源蛋白质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hMTERF3蛋白与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的MTERF3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类。结论:hMTERF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对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彤 《生物学通报》2006,41(2):46-48
种子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器官,也是历年高考及其他重要考试试题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知识点。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多处都与种子存在密切的联系。笔者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对有关资料习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进行过几轮以种子为中心的专题复习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徐彤 《生物学通报》2009,44(5):39-4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背景下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力图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学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中都针对性地设立了许多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或资料收集等活动。然而。  相似文献   
16.
涡虫一般群居,常聚集在光线暗处不食不动。饥饿时才四处活动觅食。取食行为较复杂。如果觅食中的一条涡虫偶然靠近食物时,耳突边缘一旦触及食物,虫体的动作便会由缓慢变得迅速兴奋起来:两个耳突不停地上下煽动触摸食物,辨别食物是否可食,继而,其“头部”(身体前端)很快从食物上方爬过,身体后段发生较强烈的收缩,使咽从腹面的咽鞘中伸出并插入食物中吸食。此时,身体后半部大都覆盖在食物上,形似一座拱桥;前1/3部分则平趴在食物前方,行动迟缓,全神贯注。有  相似文献   
17.
水螅“快速繁殖”和室内越冬的尝试徐彤(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214023)(一)水螅室内“快速繁殖”饲养如何使水螅在短期内大量增殖,保证有足够的数量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我在常规室内饲养的基础上,采用了“过量喂食法”,大大加快了水螅的增殖速度。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8.
嗜中性粒细胞是人抵抗素表达的主要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抗素(resistin)是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大量表达的富含半胱氨酸的 分泌型蛋白.近年研究发现,人与啮齿类动物的抵抗素组织表达分布存在很 大差异.小鼠抵抗素主要在白色脂肪组织表达,而人抵抗素主要在单核细 胞/巨噬细胞表达,且在骨髓组织中大量表达,但目前骨髓中的细胞定位还 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成人骨髓及外周血白细胞中抵抗素表达细胞 的类型.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中抵抗素表达细胞,结果显示,抵抗素主要表 达在细胞核呈杆状和分叶核状的成熟粒细胞中,其中杆状核粒细胞表达较 高,分叶核粒细胞表达减弱.Anti-hresistin IgG-Biotin-PE单色荧光流 式细胞术分选外周血白细胞中抵抗素表达细胞后经瑞氏化学染色,结果显 示,抵抗素表达细胞主要为杆状和分叶核状的嗜中性粒细胞,还有少量嗜酸 性粒细胞,且抵抗素蛋白分布在细胞质中. RT-qPCR结果在RNA水平上证明, 人抵抗素在嗜中性粒细胞中大量表达.Anti-hresistin IgG-FITC和anti- HNL IgG-Biotin-PE 双色荧光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明,抵抗素的主要表达细 胞为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人骨髓及外周血中抵抗素主要在成熟嗜中性粒细胞中表达,这一研究结论 为人抵抗素与炎症反应的关联性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通过滴鼻的方法将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后2、4、6、10、14 d取小鼠肺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实验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在不同时间点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和IL-1β于14 d后趋于正常,而IL-6和IL-10增高持续至14d后。结论 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发挥重大作用,TNF-α和IL-1β起致炎作用,IL-6可能和IL-10一样,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育种起源于古代中国长江流域。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进行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新兴的转基因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堪称中国骄傲的水稻育种史,贯穿于人教版必修2第6章的遗传育种课堂教学中,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铺陈,也不乏价值认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