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生物科学   3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建立更加简便实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2(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2,DDR2)在类风湿模型动物早期的表达,为探讨DDR2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损伤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放射影像学、酶联免疫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从病理学、影像学、血清学及临床特征观察模型的改良情况,符合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征的个体达到85%以上,且建模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组化显示,DDR2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关节囊滑膜细胞和滑膜下层细胞的胞膜和胞浆。结论 经改良的佐剂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优于常规的动物模型;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囊滑膜和滑膜下层细胞可特异性表达DDR2。  相似文献   
22.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肽类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4蛋白在发育不同阶段大鼠睾丸的表达与分布。分别选用出生后3、7、14、28天以及成年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增强技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mad4蛋白在大鼠睾丸的表达、定位和发育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发育各个阶段的间质细胞中都有较强的表达,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内,而各级生精细胞则无阳性反应,且随着大鼠睾丸发育阶段的变化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为TGF-β超家族成员在精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3.
人骨形成蛋白2A(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A,hBMP2A)cDNA3′端567个核苷酸插入表达载体PSG4T-2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15%的表达,表达产物为21KD的蛋白质,经包涵体洗涤,尿素变性和复性后,取1ing表达产物,植入小鼠股四头肌中,21天后取植入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证实这种基因工程产物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24.
猴脾脏内NPY、CGRP、SP 和 VI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 ABC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GDN)显色技术,观察了神经肽 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 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Immunoreactire,IR)阳性神经纤维在猴脾脏的分布。结果发现,NPY-IR 神经纤维沿脾的动脉、静脉及其分支走行,在被膜、小梁、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亦有分布。CGRP-IR 和SP-IR 神经纤维在脾脏的分布相同,主要沿脾动脉走行,中央动脉周围尤为丰富,白髓和红髓的淋巴组织中有少许分布。VIP-IR 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中央动脉周围,白髓和边缘区有零星分布。猴脾脏肽能神经纤维末梢与免疫细胞接触密切,揭示它们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性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神经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胰岛淀粉样多肽在豚鼠胰腺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amyloidpolypeptide,IAPP或称Amylin)在豚鼠胰脏的分布,并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观察了IAPP与胰岛素(Insulin,IN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共存关系。结果显示,豚鼠胰岛内绝大多数细胞都呈IAPP阳性免疫反应,在胰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内也散在分布有IAP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多数IAPP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都显示INS免疫反应阳性,胰岛内少数IAPP阳性细胞也呈SS免疫反应阳性。说明IAPP主要分布在豚鼠的胰岛内.但也少量存在于外分泌部。IAPP主要和INS共存于B细胞内。但也和SS共存于D细胞内,提示IAPP可能通过自分泌途径调节INS和SS的分泌。  相似文献   
27.
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在大鼠睾丸恒冷箱切片上研究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TRH-R)RNA的表达和定位。由DNA合成仪合成两个含48个碱基的寡核苷酸探针,两个探针分别与小鼠垂体TRH-R1005-1052和1332-1379区段的cDNA互补,生物素在5′末端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结果显示TRH-R寡核苷酸探针与其互补的mRNA杂交信号集中在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中,生精细胞地交信号,杂交信号的强度依探针浓度而增加,该结果表明RTH可能通过自分泌调节生殖功能和发育,TRH-R作用途径可能与在垂体的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28.
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的定位与分布。取A/J系小鼠睾丸, 制备石蜡切片。用间接酶标免疫组织化学和高温处理抗原暴露技术显示雌激素受体的所在部位。睾丸所有Leydig 细胞和约20% 的肌样细胞的胞核呈雌激素受体阳性反应。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为阴性。本研究首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了睾丸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并定位于Leydig 细胞和部分肌样细胞的胞核。为研究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用ABC免疫染色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Glucose oxidase-DAB-Nickle,GDN)显色技术,在Bouin液固定的常规石蜡切片上,研究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5-HT)在豚鼠胰腺内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免疫双标记,观察了它与胰岛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在豚鼠胰腺内,外分泌部均有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在胰腺内分泌部(胰岛)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均匀,大部分胰岛细胞呈阳性5-HT样免疫反应,用相邻薄切片免疫双标记技术证明,胰岛内的5-HT免疫反应细胞主要是B细胞。在胰腺外分泌部,5-HT免疫反应细胞呈单个分散或聚集分布,主要位于腺泡和导管等处,偶见于结缔组织间隔中。本文对研究5-HT在胰腺的生理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哺乳动物胰腺体部胰多肽(PP)免疫反应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强  苏慧慈 《动物学报》1991,37(2):198-202
采用SPA-GDN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人、大鼠、小鼠、豚鼠、猪、狗和猫等七种哺乳动物胰腺体部胰多肽(PP)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七种动物PP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人、大鼠和小鼠PP细胞主要位于胰岛周边部,形成环形结构,少量PP细胞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而豚鼠、猪和猫的PP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外分泌部腺泡和导管上皮间;狗的PP细胞在内、外分泌部均有分布。PP细胞的形态在上述动物间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该细胞在不同动物的作用途径及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